小儿脑性瘫痪又称小儿大脑性瘫痪,俗称脑瘫。是指从出生后一个月内脑发育尚未成熟阶段,由于非进行性脑损伤所致的以姿势各运动功能障碍为主的综合征。脑瘫严重影响了儿童的正常生活,给患者及其家人带来了极大的负担,因此早发现早治疗是关键。
在日常生活中怎么及早发现“小儿脑瘫”呢?可通过4个方面观察:
一看发育:1个月内的婴儿不哭不闹,吃奶无力;或过分哭闹,哭声过高过尖,或过分微弱,这都是神经异常的表现。有的表现为身体过分软弱,睡觉时四肢如青蛙状;或肢体发硬,头过度后仰如弓状等姿势异常,这些都是肌张力下降或亢进的异常表现。
二看抬头:孩子2~3个月时应能抬头45度,到了照百天像时,正常孩子的头已能竖直,眼睛灵活,逗着会笑。这是3个月孩子的标志性动作,家长可据此观察自己的孩子是否正常。
三看手的握力:正常孩子在3个月内,手是呈握拳和半握状的。随着年龄增长,肢体进入伸展期,手和拇指逐渐伸开。如果孩子3个月时还是小拳紧握,拇指内收,到了四五个月还不能伸手抓物,都有一定诊断意义。
四看翻身、坐、爬、站:正常孩子3~4个月会主动翻身,5个月时会用上肢支撑身体爬行,6个月时能弓腰自己独立坐,7个月能坐稳,8个月会腹爬,7~9个月会扶东西自己站立,12个月不扶东西可独立行走。如果孩子运动发育明显落后于正常儿童,应当引起警惕。
脑瘫的诊治关键在“早”。如果能在出生后6个月以内发现治疗,患儿恢复放心会更好。原因在于,小儿脑组织在6个月以内发育较快,脑的可塑性大,容易恢复。而且早期脑损伤后,异常姿势尚未固定,纠正起来也比较容易。
治疗脑瘫:脑立体定向仪技术值得信赖
治疗原理:采用现代化影像学定位(CT、MRI或DSA)和立体定向仪引导,通过对患者颅脑进行细致的扫描,配合彩色多普勒影像仪来构建四维立体脑部结构图,通过生物探测系统、微电极超显微系统、神经电生理信号系统,定位脑位异常,来确定需要进行手术的部位。该技术拓宽了应用范围、提高了手术安性、减轻了病人痛苦,受到了广大患者的好评与赞誉。
温馨提示:小儿脑瘫的发生虽然危害很大,但是通过专业治疗是可以改善症状,提升患者的生活能力的。因此,家长发现孩子脑瘫之后也不要纠结害怕,尽早治疗对孩子能力的恢复更好。如果您有什么疑问,可点击在线咨询或拨打24小时免费热线:028-68760707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