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阿姨是四川自贡人,今年50岁,得帕金森已有12年。
“2006年,我开始出现手抖、失眠、便秘、手臂、腰部肌肉酸胀痛。走路时腿部无力、拖地,手臂也不会摆动。”苏阿姨说,自己做一些细微动作会抖动,转身困难,拿水杯容易溢出,但因为症状都不太严重,就没有找医生做明确的诊断。
“当时,我只做了核磁共振检查,发现腰椎膨出,生理曲度变直,我还以为是脊椎出了问题,想着锻炼锻炼就会好。”苏阿姨说,没想到,症状越来越严重,身体无法保持平衡,经常无缘无故跌倒。较喜欢跳的广场舞,也因为跟不上节奏,不得不放弃。“有时我走路不到500米,就会因为双腿无力蹲在地上。”
这一拖拖到2011年,这时苏阿姨已经无法独自站立,身体晃动,一整天肌肉都无法放松。这时再求医,才较终被确诊为帕金森。在服药抗病期间,她加入了中国帕友论坛,认识了许多和她一样的患者。
医生提醒:帕金森病起病隐袭,进展缓慢。发症状通常是一侧肢体的震颤或活动笨拙,进而累及对侧肢体。临床上主要表现为静止性震颤、运动迟缓、肌强直和姿势步态障碍,是一种慢性、进展性疾病,早发现、早治疗对它来说非常重要。
其中颤抖、僵直是帕金森病的主要症状,如果你或你的亲人有手抖、腿抖甚至下颌不受控制抖动,或者无原因的肌肉和关节僵硬、不灵活,请第一时间选择就医确诊。
帕金森病的发病是由于中脑多巴胺神经区域病变,神经细胞受损,多巴胺分泌不足导致的。所以,帕金森病的治疗一定要揪住病根,保护多巴胺神经元,铲除帕金森病发病根源,不要拖延,不要乱治,才能早日康复。
帕金森手术治疗推荐:脑立体定向仪帕金森微创技术
技术优势:
●定位准、不开刀、创伤小:用影像学定位(CT、MRI或DSA)和立体定向仪引导来构建三维立体的脑部结构图,应用先进耶鲁大学的机器人动力机械臂,通过靶点定位后,动力机械臂能以0.1mm的重复精度保持稳定的轨迹,误差低于0.1毫米,确保手术准确无误。
●术后治疗立竿见影:临床治疗案例15000余例,并发症发生率< 0.5%。手术时间平均半个小时,只需局部麻醉,在患者清醒下进行,大多数患者于手术即可见效,即可进流食,病情较轻者第二天即可下床活动。
●术后并发症少:解决了以为细胞刀毁损术等神经外科手术创伤大,靶点定位不准确,术后并发症多的弊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