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情况介绍
李先生今年40岁。4年多以前他的右腿出现不自主抖动的症状,紧张和劳累时加重。他在当地医院被诊断为帕金森病。两年前病情明显加重,右侧肢体抖动症状更加严重,身体也常感僵硬,做事动作变得慢吞吞,走路呈小碎步,还会不受控制地往前冲。
从被确诊为帕金森病开始,李先生一直通过药物治疗。刚开始接受药物治疗时,药效可维持6小时,后来药效逐渐减退,调药后甚至出现了异动现象。
患者术前
李先生家在农村,经济来源主要靠夫妻俩干农活和打零工。自从病情加重以后,李先生无法继续工作。家里的负担都落在了妻子一人身上,而他自己也成了新的“负担”。他觉得自己才40岁,如果不想办法治疗,病情可能会更重,到时候不仅整个家庭要垮掉,自己也会崩溃。
今年6月,李先生入我院寻求进一步治疗。功能神经外科张涵博士分析:该患者肢体呈渐进性抖动、僵硬,运动迟缓,病程较长。早期吃抗帕金森药物有用,但药效逐渐减退,加大剂量后出现了异动症,严重影响生活和工作能力,可以考虑手术治疗。
患者术后
较后,李先生在局麻下接受了脑立体定向仪手术治疗。术后他的右侧肢体不再抖动,肌肉僵硬感减轻,走路平稳,肢体活动较术前更加灵活。
医生链接:张涵
副主任医师,医学博士,北京常驻西南脑科医生,成都西南脑科医院功能神经外科主任,毕业于吉林大学,北京中西医结合学会会员,四川省抗癫痫协会会员。原任职于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脑科医院、上海脑科医院、哈医大四院神经外科工作20多年。
擅长:帕金森、癫痫、偏瘫、运动障碍、疼痛类疾病
医生链接:
副主任医师,毕业于河北医科大学,从事神经内科诊疗20余年,曾在北京协和医院进修深造3年,多次应邀参加神经内科学术交流,2017年受邀参加第四届中西医神经科学大会并担任嘉宾。
擅长:帕金森、脑萎缩、老年痴呆、脑瘫、脑发育不良、精神发育迟滞、遗传代谢性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