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很多的老年人到了晚年之后,手就会不自觉的抖动起来,有时候还会经常的摔东西之类的,有的老年人是很害怕的,其实手抖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现象,年龄越大,发生手抖的比例越高。
有的手抖是生理性的,比如正常人在精神紧张、恐惧、情绪激动、剧痛及极度疲劳等情况下,手或身体其他部位常会不由自主地出现细小而快速的无规律抖动。
病理性的手抖,则多与大脑功能失调有关。大脑中的椎体外系通过电信号、化学递质等,帮助我们准确完成动作。其中任何环节出现异常,都可出现手抖等共济失调的症状。
常见的有原发性震颤,该病主要累及上肢和头部,以精细动作时出现手抖为主要特点,如写字、拿筷子、系扣子等。休息、少量饮酒后症状可减轻。
该病严重后会逐渐丧失生活能力,吃饭、穿衣、工作等等都会受到影响,在紧张激动、劳累的时候症状会加重,饮酒后症状可减轻或是消失,中医认为是与“肝肾亏虚、筋脉失养”有关。
还有就是帕金森病,这是一种发生于老年人的退行性疾病,以不活动时也出现震颤即“静止性震颤”为特征表现,活动时手抖反而减轻。
中医称此病为震颤麻痹,多发与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主要表现一侧手脚不能灵活控制的抖动,拇指与食指每秒3-4次的对合动作(“搓丸样”动作),会在活动的时候减轻,但当肢体保持静止的时候会较为明显,且该病不仅表现为震颤,还伴有肌强直、运动障碍、语言障碍、睡眠障碍等等症状表现。
同时常伴有动作缓慢、肢体僵硬、平衡功能差等症状。小脑共济失调性震颤,这种抖动属于“意向性震颤”,定位不准确,越接近目标震颤越明显。还有很多疾病也可以引起震颤,比如脑外伤、脑血管病、甲亢、肝性脑病、药物、酒精中毒等。
成都西南脑科医院医生提醒大家:引起手抖的因素有很多,建议在医院进行详细的检查和确诊,以便于有针对性的治疗。医院24小时健康热线:028-68760707,全体人员将竭诚为您服务!
医生链接:赵俊辉
成都西南脑科医院神经外科主任,从事神经医学治疗临床工作30余年,曾任职于解放军部队医院。
擅长:脑外伤后遗症、脑萎缩、帕金森、脊髓损伤等各种神经系统疾病的诊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