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萎缩疾病对于患者的健康损害很大,很多人对于脑萎缩疾病的临床症状表现不是很清楚。脑萎缩的临床表现可分为大脑机能衰退和痴呆等智能减退两大类,主要与脑萎缩发生的部位及程度有关。
脑萎缩这种病基本上可分为四个病变期,其症状也可以通过这四个时期进行辨别:
1、初期:病人以不安、抑郁、偏执为主要表现状态,会出现头痛、头晕、失眠或嗜睡,明显健忘,脑动脉供血不足,记忆力下降等体征,但这个阶段病人还没有出现认知功能障碍,CT、MRI无法查出脑萎缩,所以它属于病变初期,是较好的预防治疗时期。
2、早期:病人会出现长期头痛、头晕、健忘(丢三落四,比如刚吃完饭就忘了吃什么),失眠、腰膝酸软、手足麻木、尿频、尿急。情感行为方面明显异常,多疑、自私、说话不利索、行动迟缓等。
3、中期:病人出现定向障碍(出门找不到家、经常忘路),反应迟钝、答非所问、自言自语、共济失调(站立行走不稳、前后倾斜,平衡不稳)、呛咳、遗尿、手足震颤、不知饿了该吃饭,常出现幻觉和妄想。
4、晚期:患者已明显痴呆,智能和体能基本失控,不知道自己叫什么,多大年纪。不能主动进食,大小便失禁,长年卧床不起,生活不能自理,必须他人护理。
患者发病后的症状有四肢动作不协调,无法进行细微的动作,并有发抖颤栗、过度反射等症状,同一家族每个人的症状不一,发病年龄也不尽相同。
温馨提示:脑萎缩病人在日常饮食中应注意补充海产品、食用菌、豆类及其制品、鱼类、乳类、芝麻酱、各种蔬菜和水果等食物,便可以使机体获得足量的矿物质。注意菜肴烹调时,不要放过多的味精。脑组织通过酶的转换使谷氨酸生成γ一氨酪酸。摄入过多的味精时,可引起头痛、恶心等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