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诊疗项目 > 脑瘫 >

6个月宝站立时总是脚尖着地

来源:成都西南脑科医院 点击拨打 点击咨询

  宝宝像跳芭蕾舞一样的迹象,站立时脚尖着地,这种现象,医学上称职为小儿尖足。小儿尖足是小儿脑瘫早期症状之一,因此当孩子出现了脚尖着地的尖足表现时,一定要高度重视和警惕。

  脑瘫是自受孕开始至婴儿期非进行性脑损伤或发育缺陷所导致的综合征,主要表现为运动障碍及姿势异常。脑瘫的痉挛型和伴有痉挛的混合型占绝大多数,这些孩子几均有下肢受累,表现为足向足底方向痉挛,称之为尖足,影响站、走。尖足倾向的尽早认出是脑瘫早期诊断的重要方面,对此异常的早期干预,可阻抑多数脑瘫发展。

  为早期认出脑瘫尖足倾向,先对有高危因素的新生儿要格外注意观察。由于小部分脑瘫儿可找不出明确高危因素,较好对幼婴都要注意尖足倾向的表现。

  幼婴的尖足倾向主要表现有三:

  1、小腿后侧肌肉痉挛:尖足倾向基于小腿后侧肌肉痉挛,痉挛就是该肌群遇到牵拉、触摸等刺激时收缩反应及收缩强度增加,表现为痉挛的肌群比其他肌群硬,因此对新生儿及幼婴进行全身抚触时,应注意小腿肚子是不是比其他部位肌肉硬。

  2、足背屈角≥90度:孩子仰卧,一手扶持孩子膝关节于伸直位,另手轻压或轻轻拍压孩子足底前侧,当感到稍有阻力时,也就是感到孩子用脚轻蹬你手时,足面与小腿前面的夹角就是足背屈角,正常是70度,如≥90度就是异常的,显示小腿后侧肌群受刺激时收缩反应及收缩强度增加,是以后出现尖足的征象。

  3、引发尖足显现:扶持孩子双腋下呈直立后后,使其足轻碰台面扶呈站立位,如足跟抬起大于30左右,显示小腿后侧肌群受刺激时收缩反应及收缩强度增加,是立位时的尖足征象。扶立后重心稍向前并左右交替,可促孩子迈步,如迈步时足跟有较显抬起的不着地现象,即为尖足。

  应注意的是,扶走时足跟不着地不一定是脑瘫的尖足,不要有此表现就诊为脑瘫。鉴别没有肌张力增高的生理性足跟不着地及肌张力增高所致的病理性尖足有二,一是病理性尖足时均有足背屈角≥90度;二是根据足跟抬起的程度,足跟抬起≥30度一般是病理性。

  温馨提示:为方便患者及有需要的人较好的了解所患疾病的信息,医院特别开设了免费在线咨询服务,在线为您解答相关疾病问题。如果您有什么疑问,可点击在线咨询或拨打24小时免费热线:028-68760707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