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发育情况是家长们非常关心的重要问题,一般情况下,一岁半的孩子大多数已经学会了走路。但是也有小孩子在这个时候还不会走路,虽说孩子的发育情况有早晚之分,但是也要注意警惕脑部病变而导致孩子不会走路。
宝宝学走路的时间?
一般情况下,9-12个月的宝宝开始尝试独站,即不在任何人的帮助下独自支撑好几秒,当孩子独站基本没问题时,就开始忍不住自行学步了。而到15个月左右,孩子就可以走得比较好了。鉴于遗传等多种因素的存在,有些孩子学步的时间会比较晚,如果一个孩子在18个月之前会走路那就是正常的,如果过了18个月还不会,那就需要进医院检查了。
什么因素会导致宝宝学步较晚?
1、宝宝走路时不舒服:学步可以说是宝宝的本能,但如果宝宝走路时总是感觉到不舒适,那他就会减少练习,自然走路的时间会延迟。
2、生理因素:在宝宝学习走路之前,必须先要积累足够的下肢力量,好几十斤的重量全要靠下肢和脚掌来支撑,对下肢来说可是一个巨大的考验。如果宝宝不能在学走路之前获得充足的营养、下肢得不到充分的力量储备,那么宝宝就算是再想走路都心有余而力不足。
3、缺钙:宝宝14个月了还不会走路,家长也要注意是否因为缺钙引起的,观察下宝宝的囟门闭合情况、出牙情况、有没有骨骼畸形等,如果症状不明显,可以做下微量元素和骨碱磷酸酶的检查,分析判断孩子的实际情况。
4、脑部异常:脑性瘫痪是一组持续存在的中枢性运动和姿势发育障碍、活动受限症候群。这种症候群是由于发育中的胎儿或婴幼儿脑部非进行性损伤所致。脑性瘫痪的运动障碍常伴有感觉、知觉、认知、交流和行为障碍,以及癫痫和继发性肌肉、骨骼问题。运动发育和姿势异常是脑瘫的主要表现。
孩子19个月还不会走路注意什么?
顺其自然:关于孩子学步,建议家长们按照顺其自然、水到渠成的原则,不要因为孩子不会走路就过于焦虑担心,可以尝试引导孩子“运动”起来,必要时可以给他一些助力和推力,比如牵着父母的手挪步,或者扶着墙、床沿、沙发边等横行迈步,以及用玩具引导等。这些锻炼可以加强孩子的腿部肌肉力量。
注意观察:家长也要注意,孩子学步,不光是能站起来,能向前迈步,还要观察孩子站、走的姿势。如果有必要,可以通过专业测评,在医生指导下,适当干预。
不要随意使用学步车:有的家长可能因为过于担心,有时会询问是否可以考虑使用学步车帮助宝宝走路。事实上,不管宝宝多大,我们都不建议使用学步车。因为孩子学步车里并不是真正的站立,腿不能蹬直,这样容易导致O形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