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诊疗项目 > 脑瘫 >

1岁宝宝学走路时左脚总是踮着正常吗?

来源:成都西南脑科医院 点击拨打 点击咨询

  一、宝宝走路晚?

  尽管对于大多数孩子来说,在 1 岁左右开始学习走路在 15 个月时已经可以走稳、甚至跑起来,不过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每个孩子的发育也会各有各的不同。

  宝妈、宝爸们不要过于着急,慢慢引导。从独坐、爬、扶站、扶着到处走到逐步学会走路。循序渐进,水到渠成。

  不建议扶着学走路、学步带、学步车,这些揠苗助长的学步方法。爸爸妈妈较好遵循两个原则:“不过分参与”以及“充分鼓励”。

  需要注意:

  如果家长发现如果宝宝 18 个月还没有学会走路,或者其他运动超过下面的年龄,就是落后的表现了,就需要及时就诊,让医生帮助检查一下。

  ·4个半月还不能扶坐;

  ·6 个月还不能翻身;

  ·8 个月还不能独坐;

  ·10 个月还不能扶着站立;

  ·18 个月还不能行走,会走路后几个月,还不能掌握脚跟、脚尖的行走方式,或者不能用脚尖行走;

  ·2 岁半还不能双脚跳起;

  ·3 岁还不能很好地爬楼梯或经常摔跤;

  ·3 岁还不能单脚站一会儿。

  二、孩子掂脚走路

  学步期,踮脚是很正常的生理现象。孩子的足跟肌腱发育还没有,对控制脚跟维持身体平衡还不熟练,踮脚会随着孩子走路越来越熟练慢慢消失。

  会走路了以后还踮脚,偶尔的话可能是宝宝贪玩,不用过度焦虑。

  需要注意:

  宝宝学走路的时候,不要牵着宝宝走。家长牵着走路时,宝宝受到向上的力量支撑,脚尖是较先着地的。牵着着宝宝走,不仅会导致宝宝垫脚走路,而且如果不注意力道会导致宝宝胳膊的损伤。爸妈累的腰酸背痛,宝宝也得不到好的锻炼。

  还有一些孩子,并不是在练习走路时出现踮脚,而是双腿双脚紧绷、脚尖像跳芭蕾舞一样,或者孩子已经熟练走路后,仍然脚尖着地。这有可能是肌张力增高的表现,需要到医院检查。

  三、走路一瘸一拐

  跛行,是很常见的情况,导致跛行的原因也很多。

  有可能只是鞋子里进了沙子、脚趾磕破了皮、指甲或者拉伤了肌肉。经过包扎脚趾或者休息短时间都会好转。

  需要注意:

  建议如果观察 24 小时,没有明显好转,孩子仍然有很严重的跛行甚至疼痛而拒绝走路,都应该及时就诊。

  温馨提示:如果宝宝除了经常摔跤、还有蹲下起来困难、动作不协调、总是垫脚尖且随年龄增长没有好转,家长就需要到医院就诊,检查明确是否患有脑瘫或先天性肌肉方面等疾病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