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到了16个月的时候就开始蹒跚学步了,这个时候很多宝宝都会出现用脚尖走路,走路脚跟不着地的情况,这种情况绝大部分是没有什么问题的,属于正常情况,过一段时间或者是经过纠正练习可以恢复正常走路形态。但也要积极预防病理性的存在,那么宝宝学走路用脚尖该如何纠正呢?
一、宝宝踮脚走路怎么纠正
大部分情况下宝宝踮脚尖走路,走路脚跟不着地是正常发育的,但也有可能受到一些外部因素影响,如鞋子不合脚,袜子不舒服,有可能是宝宝养成这样走路的错误习惯,需要纠正。
1、告别学步车
有部分宝宝因为过早使用学步车,在学步阶段用脚尖走路,长大一些后走路的姿势还是不正确。所以,爸妈注意,宝宝学走路,尽量少用学步车,并且不要长时间用学步车。一般告别了学步车,宝宝就不再垫脚走路了。
2、选择合适的鞋子
有的宝宝这样走路可能是因为鞋子的问题,所以给学步阶段的宝宝选择合适的鞋子也很重要。较好选择前掌比较容易弯曲的鞋子,有利于起步,也有利于培养正确的走路姿势。
3、锻炼赤足走路
宝宝在家的时候,可以和ta在木板或柔软的地毯上赤足行走,多增加宝宝的触地感和抓地感,培养其平衡力。但要注意,保持地板干净、清洁很重要。还可以锻炼一下宝宝斜坡上走路的能力,这样有利于锻炼小腿肌肉。
二、训练宝宝走路的方法
1、 慢慢拉起坐立
常常趴着的宝宝比较快学会爬、坐和走,还未学爬阶段可以让宝宝多趴着。另外,如果宝宝躺在床上的话,可以用手轻轻将他拉起来坐着(像做仰卧起坐一般),这样可以锻炼脖子肌肉,以及上半部身体的肌肉。(不能太用力)
2、 放在床上翻滚
把宝宝放在床中间,陪着他,鼓励他,让他在床上多翻滚,这也可以训练宝宝的肌肉,让他更有力。多跟他玩一些游戏,让他习惯手脚在移动的感觉。
3、 攀攀爬爬
当宝宝会站立后,可以训练他简单走路。将一些宝宝喜欢的玩具放在与他差不多高的沙发或者茶几上,鼓励他站起来。
温馨提示:如果宝宝长期足尖着地,脚跟不着地情况不消退,并且有伴随运动发育落后,听力不明显或者有一些其他的异常姿势的话,要谨防存在一定程度的脑损伤或脑发育异常,属于病理性足尖,应该引起重视。那么就可能是存在着问题了,一定要及时就医才行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