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诊疗项目 > 脑瘫 >

1岁5个月的宝宝走路垫着脚走怎么回事?

来源:成都西南脑科医院 点击拨打 点击咨询

  通常来说,宝宝从一岁多就已经开始学走路了,但走路的姿势异常常常是家长们担心的重点。宝宝尖足对于大多数人是一个很陌生的词,尖足是指足尖着地走路的一种姿势,也就是用脚尖走路的步态。脑瘫儿童常见的症状有很多,尖足就是其中一种,脑瘫儿童出现尖足后,是肌张力高的表现之一。

  尖足又可以粗略地分为两种,即姿势性尖足和痉挛及跟腱挛缩性尖足。姿势性尖足多数是习惯造成的,孩子习惯踮着脚尖走路,形成了习惯,时间长了,成为姿势性尖足步态,对于此类孩子,多数用语言提醒,在姿势上做自我调整和纠正就可以了,不需要器具上的特别干预。

  另一种尖足,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痉挛及跟腱挛缩造成的,还有一种可能是双下肢不等长造成的,无论是哪种情况,都需要矫正尽快介入治疗。肌肉痉挛及跟腱挛缩多数跟原发性疾病相关,脑瘫,先天性马蹄内翻足,脊柱裂,脊髓栓系,偏瘫等等,都会有跟腱挛缩的表现。

  对于儿童阶段,跟腱和周围软组织弹性都比较好,刚度比较小,所以跟腱挛缩的治疗都以按摩等保守疗法为主。当手法按摩和训练无效的时候,就需要手术治疗了。手术又分为神经手术、软组织松解术,药物注射术等等。并且康复和矫正在术后也必须要及时跟上。

  孩子如果生病,家长应该积极面对,鼓起勇气与孩子一起战胜病魔。小儿脑瘫并不可怕,患儿家长应注意对患儿进行早期观察,早期治疗,只有这样,脑瘫患者才能得到较大的恢复。

  刘可新 副主任医师 外科专业

  成都西南脑科医院骨科主任。,是我国矫形外科医生,2008年1月,被成都市卫生局、成都市残疾人联合会等单位评选为“成都市十大爱心医生”。现任中国残疾人康复学会肢体专业委员会委员、先进中医药联合会骨关节疾病专业委员会常委、中国矫形外科杂志理事会常务理事、中国研究性医院学会康复专业委员会委员。

  擅长:擅长运用Ilizarov外固定技术治疗小儿脑瘫、小儿麻痹症引起的马蹄内翻足、足外翻等肢体运动功能障碍,以及O型腿、X型腿、肢体不等长、骨不连接、髋关节脱位等肢体矫形外科手术。

  温馨提示:如果还有什么疑问可点击咨询在线医生了解详情或者拨打健康热线:028-68760707与医生一对一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