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生脑梗塞的患者大多为多发性的,而且会在生理上出现偏瘫、交叉瘫及不同程度的失语,但大部分患者是清醒的。患者受到如此大的刺激,会产生相应的心理应激情绪反应,而情绪反应如果在人身上时间过长、强度过高,会严重地损害人的认知功能。所以,在治疗的同时还要做好心理护理,脑梗塞的心理护理应如何做呢?下面我们就来具体了解一下吧!
脑梗塞的心理护理
1、医护人员必须具备良好的心理素养 崇高的理想、稳定的情绪、良好的性格,敏锐的观察、坚强的意志及善于沟通的技巧。
2、提供舒适、放心的环境,减轻患者对环境不适应造成的心理负担,提高心理护理的质量。
3、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对患者进行言语沟通的同时,进行非言语的沟通:目光的接触、身体的接触及保持微笑都可让患者感到可依赖及心理安抚,消除焦虑抑郁情绪。
4、对患者进行必要的思想教育与健康教育,树立正确观念,了解自我康复的重要意义,以积极配合治疗,自觉进行肢体的功能锻炼及语言功能的恢复训练。
5、每天一定时间内与患者一对一的谈话。在开始时可能会遇到自问自答的结果,但不要放弃,在逐步的接触中了解患者的内心活动,提出患者感兴趣的问题,有的放矢地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选用不同的沟通方法。同时有计划的对患者进行语言训练,重复多次,耐心解释,多鼓励患者交谈,使患者较大限度地恢复语言功能。还要鼓励患者把自己的情感表达出来,减轻心理压力。
6、争取患者家属的支持,使家属对其更加重视、细心照顾,并满足患者心理需求,多陪伴患者,使患者始终感到家庭给予的温暖,消除患者的悲哀孤独感、无价值感、被遗弃感。
针对脑梗塞患者的心理应激状态,在进行必要的医疗护理的同时,采用有效的心理护理,使患者消除不良的心理因素,增强患者的自我康复意识,提高患者的信心,使患者主动配合治疗,从而对促进康复、提高其生活质量。
温馨提示:担心患者的身体健康问题,有什么疑问可直接在线咨询或直接拨打成都西南脑科医院24小时免费咨询热线:028-68760707,由专业医师为你一对一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