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诊疗项目 > 脑出血 >

50岁突然高血压脑出血是怎么回事?

来源:成都西南脑科医院 点击拨打 点击咨询

  高血压脑出血是指高血压病伴发脑小动脉病变,当血压急骤升高时,脑血管破裂所造成的脑出血。其病情严重程度视出血部位、出血范围、机体反应、全身情况的不同而大不一样,严重者可危及生命。常发生于50~70岁,男性略多,冬春季易发。

  那么,高血压脑出血原因是什么呢?     

  很多得了脑出血与怕得脑出血的人,都很关心这个问题。笼统的说,产生脑出血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高血压、脑动脉硬化、脑血管崎形、先天性脑血管瘤、脑血管的炎症等等。另外糖尿病、肥胖、吸烟等都与脑出血有关。但就高血压脑出血来讲,高血压和动脉硬化是其发病的基础。而血压突然增高又是高血压脑出血的直接原因。     

  为什么得了高血压的患者容易得脑出血呢?简单的说,因为长期患高血压的人,血管张力增加,血管内膜过度伸张,容易引起血管内膜损伤,变得不光滑,失去弹性,甚至在脑小动脉中形成微动脉瘤,这时如果血压突然上升,动脉壁不能耐受,就容易破裂出血。     

  另外,高血压引起的脑小动脉痉挛可能造成其远端脑组织缺氧、坏死,发生点状出血和脑水肿。这一过程若持久而严重,坏死、出血区融合扩大即成大片出血。     

  高血压病人未经治疗或时断时续地进行不规则的治疗都容易发生脑出血。     

  其次,产生高血压脑出血的另一主要病因是动脉硬化。所谓动脉硬化,就是动脉的内膜有脂肪类物质的沉积和纤维组织的增生而形成硬化斑块。当硬化斑块的中心部分因营养不良而发生坏死、软化、溃崩时,外观呈“糜粥状”,故又称之为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内的坏死组织常发生钙化,逐渐使动脉壁变硬、变脆而失去其弹性和收缩力。     

  早期硬化斑块主要在动脉内膜的深部,然后累及其他部位,斑块增大,可以互相融合,其边缘往往不整齐。当胆固醇沉积范围扩大到内膜的表面时,硬化斑块可突出于管腔内,因此使管腔变得狭窄而弯曲;当病变扩大到管壁的中层时,可使肌纤维和弹力纤维破坏,而代之以结缔组织增生,这样就使动脉壁变厚、变硬,甚至失去弹性。由于动脉壁的弹力层和肌层受损,使管壁变脆,如合并高血压时,就容易使血管破裂而产生脑出血。

  温馨提示:高血压性脑出血是脑血管疾病中致残率和死亡率都很高的一种病患,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患病率也越来越高。医生提醒大家,一旦出现了相关症状表现,需高度重视及时治疗。如有疑问,可点击在线咨询或拨打24小时免费热线:028-68760707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