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溢血是临床较常见的高危脑血管疾病,发病较急,发病后,患者主要症状可能表现为头晕头疼,呕吐,昏迷,呼吸粗大,偏瘫失语,大小便失禁等。临床上,脑溢血通过专业治疗能够及时救治,但是也有部分患者因为治疗时机延误,而导致了半身不遂、言语困难等后遗症。那么,临床上对于这些患者该怎么办呢?
对于因为脑溢血而半身不遂的患者,先是要稳定病情,恢复大脑神经功能,待病情稳定后
家属要鼓励患者做主动锻炼。主动运动时要着重偏瘫一侧手脚的伸展运动。上肢伸展、下肢弯曲。可以从起床、患肢平衡等进行训练指导,在情况允许时可帮助进行上下楼梯训练,让患肢得到运动,利于功能的恢复。
在患者康复运动的同时,家属要注意做好护理工作,可对患者进行按摩或是被动活动,可防止关节粘连、肌肉萎缩。
训练中的误区要避免
1、只训练肌肉力量:脑出血后导致的半身不遂是复杂的运动控制、协调以及精细运动等功能的丧失,而不是一两块肌肉的问题。所以,只训练患侧肢体的肌力不能从根本上促进肢体功能的恢复。
2、不适当的关节被动活动:肢体各关节被动活动的原则是不能超越关节本身的正常活动范围。否则,不仅会引起疼痛,而且还会导致韧带断裂、关节腔内出血。长期下去则可发展为慢性炎症,甚至造成关节囊肥厚、关节挛缩。过度的被动关节活动造成的损伤还可引起关节周围的异位骨化。因此,在做关节被动活动时必须注意关节活动范围及频率。
3、过早的步行训练:如果要进行步行训练,至少要能独立坐起、独立站立。如果在患者尚无独立站立能力时,就强行扶着患者练习“走路”。殊不知,这样不仅达不到目的,反而会导致划圈步态的出现。一旦出现,再纠正就会费时费力费钱。
温馨提示:脑出血后半身不遂,患者在进行训练的时候切忌不可盲目,建议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以免对身体健康造成损害。如果您有什么疑问可点击在线咨询或拨打24小时免费热线:028-68760707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