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老年人是脑出血发生的主要人群,以40~70岁为较主要的发病年龄。脑出血的原因主要与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血管老化、吸烟等密切相关。患者往往在情绪激动、费劲用力时突然发病,脑出血的早期信号表现为失语、偏瘫,重者意识不清,半数以上患者伴有头痛、呕吐症状。
脑出血虽发病急骤,但发病前约70%的病人有早期信号,如一过性蒙黑、短暂性视力障碍、哈欠连天、突然眩晕或头痛、舌痛、吞咽麻痹、嗜睡等,应引起警觉,及时到医院做全身性检查。如能及时发现,积极防治,可减少发病、减轻危害。
那么,脑出血前期怎么处理比较好呢?在脑出血前期的时候,发现患者发病应该第一时间送往医院,平静的躺卧在病床上,脱水降低颅压,降低血压,以防继续出血。在安静的环境下卧床一个月左右,切记不要情绪激动,引起血压升高,多多观察病人的体温、脉搏等生命象征,观察瞳孔和意识的变化。
如在病症中期处理,则要注意保持呼吸道顺畅,及时清理呼吸道内的分泌物。出现严重的情况应该第一时间用气管插管或进行切开术,有意识障碍、消化道出血的症状,禁止入食一天到两天,有必要时应清理出胃内容物。注意水、电解质的平衡和营养,如果有发热、出汗、恶心,应当维持中心静脉压或肺楔压在中间适宜的水平。防止低钠血症,以免加重脑水肿。每天补充适量的钠、钾、糖以及热量。注意调整血糖,如果出现血糖过高或过低的情况,应立刻纠正,维持血糖在正常的水平。
在病症后期,病情严重时会导致颅内的压强升高,在内科治疗放心不是特别明显的时候,应该马上进行外科手术。脑出血后治疗康复,如果患者的生命体征平稳、病情不再复发恶化,应该迅速进行康复治疗。早点对患者进行综合康复治疗对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优化生活质量有所帮助。
温馨提示:您看了我们的文章后,如果想要深入了解疾病相关情况或者其他脑部疾病问题,可点击在线咨询或拨打24小时免费热线:028-68760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