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医学上来说,根据肌张力障碍所发生的部位,可以分成全身性、偏身性和节段性以及局灶性四种肌张力障碍,每一种肌张力障碍的症状和治疗方法各不一样。那么什么是局灶性肌张力障碍呢?局灶性肌张力障碍怎么治疗呢?
肌张力障碍是指拮抗肌和主动肌过度收缩和收缩不协调所引起的肌张力异常的运动障碍综合征,这种疾病具有持续性和不自主性的特点。而局灶性肌张力障碍是说肌张力障碍只影响到患者躯体的某一个部位,比如痉挛性斜颈、眼睑痉挛和书写痉挛以及下颌肌张力障碍等情况。相比起其他的肌张力障碍,这种疾病治疗起来更加容易一些。
局灶性肌张力障碍治疗
目前对肌张力障碍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一般治疗、病因治疗、对症治疗和外科治疗。一般治疗包括心理治疗、功能锻炼及中医按摩理疗等,适用于肌张力障碍患者,是临床治疗的基本内容。
传统口服药物的选择:一般而言,探索性的口服药物对肌张力障碍的治疗因人而异,常无确切、持久治疗。常用药物包括苯二氮革类、苯海索、巴氯芬、卡马西平和丁苯奎嗪等。多数药物作用轻微或短暂,加大剂量时运动症状可能改善,但可能会出现患者不能耐受的全身毒副作用,如嗜睡、反应迟钝、口干、胃肠道不适、情绪异常等。
局部注射肉毒毒素的应用:局部注射肉毒毒素主要治疗局灶型肌张力障碍,可通过选择性的化学性失神经作用使靶肌肉松弛,重建主动肌与拮抗肌之间的力量平衡,达到减轻症状、矫正姿势、提高和改善运动能力的目的。
手术治疗的选择:对特别严重或保守治疗无效的肌张力障碍患者可考虑适合的手术治疗。
近年来不少研究显示,物理治疗和康复治疗在肌张力障碍患者的治疗中有着重要的作用。物理疗法和传统康复具有非侵袭、无创性特点,可作为药物和外科手术的重要辅助治疗方法。
脑立体定向仪 专业治疗肌张力障碍
成都西南脑科医院采用脑立体定向仪专业治疗肌张力,放心受到了广大患者的好评。该技术采用现代化影像学定位(CT、MRI或DSA)和立体定向仪引导,通过对患者颅脑进行细致的扫描,配合彩色多普勒影像仪来构建四维立体脑部结构图,通过生物探测系统、微电极超显微系统、神经电生理信号系统,定位脑位异常,来确定需要进行手术的部位。
该技术将手术规划系统、导航系统与立体定向微侵袭技术完美地结合在一起,拓宽了应用范围、提高了手术安性,有效减轻了病人痛苦。只需局部麻醉,在患者清醒下进行,病情较轻者第二天即可下床活动。
温馨提示:随着人们对肌张力障碍的了解越来越深入,在治疗上已经更具有针对性了。患者只要能够及时进行专业治疗,是可以恢复正常生活的。但是治疗一定要有针对性,选择的疗法十分关键,不可盲目求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