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张力障碍是主动肌与拮抗肌收缩不协调或过度收缩引起的以肌张力异常的动作和姿势为特征的运动障碍综合征,具有不自主性和持续性的特点。依据病因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原发性肌张力障碍与遗传有关。继发性肌张力障碍包括一大组疾病,有的是遗传性疾病(如肝豆状核变性,亨廷顿舞蹈病,神经节苷脂病等),有的是由外源性因素引起的(如围生期损伤、感染、神经安定药物)。
肌张力是指肌肉静止松弛状态下的紧张度,肌张力是维持身体各种姿势以及正常运动的基础,并表现为多种形式。
肌张力障碍是一种不随意运动。是一组由身体骨骼肌的协同肌和拮抗肌的不协调且间歇持续收缩所造成的部分躯体重复的不自主运动和异常位置姿势的症状群。又称为肌张力障碍综合征。主要包括手足徐动和扭转痉挛。可由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基底核病变)或引起原因不明,具有不自主性和持续性的特点,可影响受累肢体的正常运动幅度、范围、速度和肌肉硬度等。根据发病部位可分为局限性、节段性、偏身性和全身性。
肌张力障碍的主要临床特点多于10~20岁发病,初期进展较快,尔后逐渐缓慢,有时不进展或稍改善,病程不定。临床表现症状体征多样,如扭转痉挛样运动、痉挛性斜颈、书写痉挛、投掷运动和姿势异常,步行姿势不自然等。初期立位或动作时常不自主出现姿势或肢体位置异常,卧位时肌紧张消失。随病程进展,卧位也出现异常肌紧张,可见骨变形或肌肉异常发育,粗大动作时各肌肉肌力虽无明显异常,但因肌紧张不能完成精巧动作,但仍可写字、步行和骑自行车,有时可伴手指震颤或肌阵挛动作等,属于典型的神经肌肉病变。
那么肌张力障碍又该如何治疗呢?
成都西南脑科医院的医生回答道:在药物及肉毒素治疗无效时可选择手术治疗。另外,多以清淡食物为主,注意饮食规律。根据医生的建议合理饮食。有遗传背景的疾病,预防显得更为重要。预防措施包括避免近亲结婚,推行遗传咨询、携带者基因检测及产前诊断和选择性人工流产等,防止患儿出生。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加强临床护理,对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