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诊疗项目 > 重症肌无力 >

重症肌无力患者较常伴有什么症状?

来源:成都西南脑科医院 点击拨打 点击咨询

  本病可见于任何年龄,我国病人发病年龄以儿童期较多见,20~40岁发病者女性较多,中年以后发病者多为男性,伴有胸腺瘤的较多见。女性病人所生新生儿,其中约10%经过胎盘转输获得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抗体可暂时出现无力症状。少数有家族史。起病隐袭,也有急起暴发者。其肌无力分类不同,症状表现也不同。

  (1) 眼肌型重症肌无力

  临床特征是受累骨骼肌肉呈病态疲劳,症状多在下午或傍晚劳累后加重,早晨和休息后减轻,呈规律的晨轻暮重波动性变化。肌无力通常晨轻晚重,亦可多变,后期可处于不全瘫痪状态;全身肌肉并非平均受累,眼外肌较常累及,为早期症状,亦可长期局限于眼肌。轻者睁眼无力,眼睑下垂,呈不对称性分布,额肌代偿性地收缩上提。眼球运动受限,出现斜视和复视,重者眼球固定不动。眼内肌一般不受影响,瞳孔反射多正常。

  (2) 延髓型(或球型)重症肌无力

  面肌、舌肌、咀嚼肌及咽喉肌亦易受累,闭眼不全,额纹及鼻唇沟变平,笑时口角后缩肌比上唇提肌更无力,咀嚼无力,吞咽困难,舌运动不自如,软腭肌无力,发音呈鼻音;谈话片刻后音调低沉或声嘶。

  (3) 全身型重症肌无力

  颈肌、躯干及四肢肌也可罹病,表现抬头困难,常用手托住头颅;胸闷气短,行走乏力,不能久行;洗脸、梳头、穿衣难于支持;腱反射存在,无感觉障碍;呼吸肌、膈肌受累, 出现咳嗽无力、呼吸困难,重症可因呼吸肌麻痹&继发吸入性肺炎可导致死亡。偶心肌受累可突然死亡,平滑肌和膀胱括约肌一般不受累;严重时出现肢体无力, 上肢重于下肢, 近端重于远端。偶见肌萎缩。

  以上分型并非绝然分隔,往往混杂存在,而以某类症状较为突出。本病病程稽延,其间可缓解、复发或恶化。感冒、腹泻、激动、过劳及月经、分娩或手术等常使病情加重,甚至出现危象危及生命。临床检查受累肌易疲劳,持续活动导致暂时性肌无力加重, 短期休息后好转是MG特征性表现;受累肌无力不符合任单一神经、神经根或中枢神经系统病变分布;进展性病例受累肌可轻度肌萎缩, 感觉正常, 通常无反射改变 。

  温馨提示:重症肌无力的伴发症状还有很多,而患者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而选择多种方法齐下达到更好地治疗放心,当然都需要经过医护人员的鉴定许可才行,以免引起严重的治疗错误问题存在。详情可点击在线咨询或拨打24小时免费热线:028-68760707。祝您身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