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诊疗项目 > 重症肌无力 >

【患者实录】多发性肌炎患者轮椅入院,走着出院,2周时间他经历了什么?

来源:成都西南脑科医院 点击拨打 点击咨询

  图片中的患者自述一年前的某天突然觉得浑身无力,手无法抬起,活动后气促,爬坡时气喘,于当地县人民医院就诊,未明确诊断,未治疗,转入州人民医院,经治疗无明显好转,后四肢乏力症状加重,无法行走,卧床三个多月,吃饭要人喂,无法自行翻身,四肢肌肉萎缩,体重减轻30多斤。

  患者为进一步治疗来到成都西南脑科医院。入院时,患者坐轮椅由家属推送。专科查体颈软无抵抗,头部下垂,双上肢无法上抬。肌肉萎缩明显,四肢肱二头肌、肱三头肌、肩胛肌、三角肌、股四头肌等肌群均有萎缩。双侧上肢近端肌力2级(即肢体能在床面上平移,但是不能够抬离床面),远端肌力3级(即肢体能够抬离床面,但是不能抵抗阻力),双下肢肌力2级,四肢肌力减弱,肱三头肌反射、桡反射、膝反射、踝反射均减弱,跟膝胫试验和闭目难立征不能配合。

  患者描述症状

  四肢肌电图显示右上肢正中神经感觉支、右侧尺神经运动支、双侧桡神经运动支等神经呈部分损害表现。神经肌电图显示左右三角肌、四头肌、腓肠肌伸直总肌大力收缩呈干扰相。实验室检查提示转氨酶、肌酶明显增高。

  程俊主任分析患者病情

  综合以上专科查体、实验室检查、肌电图结果,患者被诊断为多发性肌炎。这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的结缔组织病,主要影响横纹肌和骨骼肌,从而影响肌力,严重时可影响心脏。临床主要表现为四肢对称性肌无力,实验室检查血清肌酶水平增高,特别是肌酸激酶明显增高,肌电图出现肌源性损害,组织病理提示有肌肉不同程度的炎症和坏死。该病病因至今不明,目前认为是在某些遗传易感个体中,由免疫介导,感染与非感染环境因素所诱发的一组自身免疫性疾病。

  患者治疗后肢体肌力恢复

  通过系统地调节免疫、降肌酶、增加肌力,结合康复锻炼和中药调理,患者入院第六天双上肢可缓慢抬起,一周之后可脱离轮椅扶行。相关检查显示肌酶大大下降:肌酸激酶从入院时的8964 U\L降至924 U\L,四肢乏力症状好转,双上肢肌力3+级,双下肢肌力3级,肌张力正常。

  患者治疗后能够独立行走

  住院两周,患者出院时可自己独立行走。患者说:“手以前没有力,以前吃饭都是姑娘(老婆)在喂,现在可以了,脚也可以了”。成都西南脑科医院三病区主任程俊表示,患者的恢复情况是比较好的,肌酸激酶大幅度降低,但肌酸激酶的正常范围是18~198U/L,所以还需要继续控制、定期复查。

  医生链接:程俊

  副主任医师,成都西南脑科医院三病区主任,毕业于重庆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专业。从事神经系统疾病临床工作20余年,具有扎实的基础。并谙熟各类神经系统常见病、多发病、疑难病的检查与诊治,特别是在神经修复技术方面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擅长:帕金森、脑萎缩、脑血管疾病、脑中风后遗症、中枢神经损伤、神经性头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