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诊疗项目 > 重症肌无力 >

什么是先天性重症肌无力?

来源:成都西南脑科医院 点击拨打 点击咨询

  先天性重症肌无力是什么?重症肌无力样综合征是指各种因素导致神经-肌肉接头(NMJ)突触后膜上乙酰胆碱受体(AchR)功能发生障碍,出现类似重症肌无力(MG)样临床表现,骨骼肌活动后肌无力加重,休息后减轻的一组疾病。

  先天性肌无力综合征

  先天性重症肌无力是由遗传因素而得上的,指正常母亲的新生儿患重症肌无力,家庭中常有重症肌无力病人。42%病例于2岁时,66%于20岁以前发病。病婴中无乙酰胆碱受体抗体,其发病机制与遗传有关。突触后膜结构畸形;几乎缺乏有功能的接头褶,微小结构减少,终板乙酰胆碱受体不足。

  先天性重症肌无力的症状不是暂时性的,而是持续性的,无缓解。症状多在出生时或其后不久出现,眼外肌受累明显,常可累及面部肌肉而影响摄食。全身肌无力少见。

  症状

  (1)患儿出生前胎动较少,出生后不久即发病,新生儿期表现上睑下垂,间歇性或进行性加重,延髓肌无力,面肌无力,影响喂养,哺乳吸吮力弱,哭声微弱,哭时出现呼吸肌无力,均提示先天性肌无力综合征。病程无明显进展,全身性肌无力或有或无,不严重。在6~7岁开始好转,不能缓解。

  (2)婴儿期或儿童期发病,出现持续运动可产生肌无力,波动性眼肌麻痹和异常疲劳感等。某些患者直至10多岁或20多岁才出现明显肌无力和易疲劳感,检查腱反射正常,无肌萎缩,易发生呼吸道感染,常因发热、兴奋或呕吐等发生危象,引起潜在致命性肌无力,呼吸肌无力可导致通气量下降、呼吸困难及缺氧性脑损伤,随年龄增长,危象发作可逐渐减少。

  温馨提示:为方便患者就诊,我院推行全年无假日门诊。为了您诊疗不排队、不等待,不耽误您的工作时间,请提前网上或电话预约,拨打免费健康热线:028-68760707为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