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肌无力(MG)是一种由神经-肌肉接头处传递功能障碍所引起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临床主要表现为部分或全身骨骼肌无力和易疲劳,活动后症状加重,经休息后症状减轻。患病率为77~150/100万,年发病率为4~11/100万。女性患病率大于男性,约3:2,各年龄段均有发病,儿童1~5岁居多。
重症肌无力的病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外因-环境因素
临床发现,某些环境因素,如环堵污染造成免疫力下降;过度劳累造成免疫功能紊乱;病毒感染或使用氨基糖苷类抗生素或青霉素胺等药物诱发某些基因缺陷等。
(2)内因-遗传
近年来许多自身免疫疾病研究发现,它们不仅与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复合物(MHC)基因有关而且与非MHC基因,如T细胞受体、免疫球蛋白、细胞因子、凋亡等基因有关。
(3)重症肌无力患者自身免疫系统异常
临床研究发现,本病患者体内许多免疫指标异常,治疗后临床症状消失但异常的免疫指标却不见改变,这也许是本病病情不稳定,容易复发的一个重要因素。
一般来说,重症肌无力患者发病初期往往感到眼或肢体酸胀不适,或视物模糊,容易疲劳,天气炎热或月经来潮时疲乏加重。随着病情发展,骨骼肌明显疲乏无力,显著特点是肌无力于下午或傍晚劳累后加重,晨起或休息后减轻,此种现象称之为“晨轻暮重”。
温馨提醒:如果您有什么疑问可点击在线咨询或拨打24小时免费热线:028-68760707咨询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