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发育迟缓的症状
一、临床表现:精神发育迟滞心理特征,本症患者心理活动特征与中枢神经系统损害及智力缺陷的程度有密切关系。这里简述弱智儿童心理特征如下:
1.言语和思维方面:往往表现言语发育迟缓,表达能力差,思考与领悟迟钝,缺乏抽象、概括能力。重度或极重度者言语能力丧失,几乎无思维能力。
2.感知方面:感知缓慢,知觉范围狭窄,很难区分物体形状、大小、颜色的微小差异。
3.注意和记忆方面:往往注意力不集中,注意广度明显狭窄。记忆力差、识记速度慢和再现不准确。
4.情感方面:表现幼稚、不成熟、情感不稳定,缺乏自我控制,易冲动。常表现胆小、孤僻、害羞、退缩等。
5.运动和行为方面:常见体形不匀称,运动不协调、灵活性差,或表现过度活动,破坏、攻击行为或其他不良行为等。
二、不同程度的特征:精神发育迟滞的临床表现与智力缺陷的程度密切相关,通过临床检查包括智力测验和社会适应能力评定结果,确定智力低下的程度,智商(IQ)作为评定精神发育迟滞分级的指标,智商(IQ)是指个体通过某种智力量表所测得的智龄与实际年龄的比,即lQ=(智龄/实际年龄)×100,智商(IQ)在100±15为正常范围,智商(IQ)70或70以下者为智力低下,临床将精神发育迟滞分为4个等级:轻度(智商为50~70)中度(智商为35~49)重度(智商为20~34)极重度(智商为20以下),现将不同程度的临床特征,分述如下:
6.轻度精神发育迟滞:较为多见,但因程度轻,往往不易被识别,躯体一般无异常,语言发育迟滞,适应社会能力低于正常水平,可以社会交往,具有实用技能,如能自理生活,能从事简单的劳动或技术性操作,但学习能力,技巧和创造性均较正常人为差,读写,计算机和抽象思维能力比同龄儿童差,显示学习困难,经过特殊教育可使他们的智力水平和社会适应能力得到提高。
7.中度精神发育迟滞:能部分自理日常简单的生活,能做简单的家务劳动,语言,运动功能和技巧能力明显落后于同龄正常儿童,阅读,计算能力很差,理解能力差,对学校的功课缺乏学习的能力,成年时期不能独立生活,少数患者伴有躯体发育缺陷和神经系统异常的体征。
8.重度精神发育迟滞:社会适应能力明显缺陷,日常一切生活均须别人照护,不知危险和防御,言语发育明显障碍,或只能学会一些简单的词句,不能理解别人的言语,运动功能发育受限,严重者不能坐,立和走路,不能接受学习教育,常伴有癫痫、先天畸形。
9.极重度精神发育迟滞:较少见,大多数在出生时就有明显的先天畸形,缺乏自理生活的能力,终生需别人照料,不会讲话,不会走路,无法接受训练。
除以上所述外,精神发育迟滞患儿还常伴有听力障碍、视力障碍、运动障碍、大小便失禁、癫痫等。部分患儿存在躯体畸形和特殊的躯体特征。尚可能并发其他精神障碍,其发生率高于普通人群,这些障碍包括:行为障碍、恐惧症、强迫症、广泛焦虑障碍、儿童孤独症、精神分裂症、情感障碍、器质性精神障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