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数人都认为宝宝流口水是很正常的行为,谁小时候不是拖着哈喇子度过自己的婴幼儿时期的呢?但你知道吗,有些时候,流口水却是宝宝某些疾病的外在表现,需要妈妈们格外提高警惕。那么,孩子为什么会出现长期流口水的情况呢?
3~6个月流口水很正常
一般6个月至3岁流口水较常见,大部分是正常现象。有的婴儿在出生后2~4个月开始流口水,以后越来越多,特别是在5~6个月时更加显著。初生时,唾液腺还没有发育好,到3~4个月以后发育逐渐成熟,唾液分泌也就逐渐增加,到5~6个月出牙时又刺激了局部的神经,使唾液腺分泌更多,而这时宝宝尚不习惯吞咽唾液,再加上口腔又浅,所以唾液不断往外流,这是正常生理现象。
孩子长期流口水,可能是智力落后
孩子智力发育不好,长期流口水可能是孩子智力低下的表现,智力低下的宝宝不光存在流口水现象,还常常伴有吃奶困难、面容体态异常、运动发育迟缓、语言发育落后等现象。
随着年龄渐长,到孩子能吞咽过多的唾液后,流口水的现象会自行消失。建议家长不必紧张,也不必治疗。如果3岁以上仍流口水,应结合智力发育和动作发育来综合衡量——如果生长、智力和动作发育都落后,那么流口水便是智力发育落后的表现。口腔咬合不正,口部闭合不良,也易造成口水外溢。如果宝宝本来唾液不多,短期内突然增多,或已能吞咽过剩唾液,一度已不流口水,后来又流了,则要观察其有无哭闹、发热的症状,再看看口颊黏膜是否充血,有无溃疡或白点。如果出现面部瘫痪,或有其他神经系统变化,造成脸部及口腔肌肉运动失调,影响宝宝的吞咽、咀嚼,就容易发生流口水。这时,应请医生进一步检查病因。
温馨提示:如果您看了本文后仍有什么不清楚或者想要深入了解的地方,可点击线咨询或拨打24小时免费热线:028-68760707进行了解。成都西南脑科医院全体成员随时为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