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诊疗项目 > 神经损伤 >

动眼神经损伤的临床表现

来源:成都西南脑科医院 点击拨打 点击咨询

  动眼神经损伤临床表现:眼肌麻痹;复视;瞳孔大小及瞳孔反射改变。

  一、眼肌麻痹

  可分为周围性、核性、核间性、核上性四种。

  1.周围性眼肌麻痹:上脸下垂,有外斜视、复视、瞳孔散大、光反射及调节反射消失,眼球不能向上、向内运动,向下运动亦受到很大限制。

  2.核性眼肌麻痹:选择性损害个别眼肌功能,如内直肌、上直肌,而其他动眼神经支配的肌肉不受影响,多伴有邻近神经组织损害,常见于脑干的血管病、炎症、肿瘤。

  3.核间性眼肌麻痹:临床多见的是一侧眼球外展正常 ,而另则眼球不能同时内收,但两眼内聚运动正常。此因病变波及内侧纵束(如多发性硬化),眼球水平性同向运动障碍弓起。

  4.核上性眼肌麻痹:破坏性病灶时,产生两眼同向活动障碍,即凝视病灶同侧,其特点为无复视;双眼同时受累;麻痹眼肌的反射性运动保存。

  二、复视:当某个眼外肌麻痹时,眼球向麻痹肌方向的运动丧失或受限,注视时出现复视,处于外围的映像是假象。

  三、瞳孔大小及瞳孔反射改变

  1.瞳孔散大(大于5mm):见于动眼神经麻痹、沟回疝。双侧视神经损害而失明时,因光线刺激缺如,瞳孔亦散大。

  2.瞳孔缩小:一侧瞳孔缩小多见于霍纳综合征,还常伴有眼球内陷(眼眶肌麻痹)、眼裂变小(睑板肌麻痹)及同侧面部出汗减少。两侧瞳孔呈针尖样缩小,可见于脑桥出血。

  3.瞳孔对光反射:其传导径路为:视网膜→视神经→中脑顶盖前区→两侧埃魏核→动眼神经睫状神经节→节后纤维→瞳孔括约肌。这一径路上任何-处损害均可引起瞳孔对光反射消失。视神经opticnerve由特殊躯体感觉纤维组成,传导视觉冲动。

  由视网膜节细胞的轴突在视神经盘处会聚,再穿过巩膜而构成视神经。视神经在眶内行向后内, 穿视神经管入颅窝,连于视交叉,再经视柬连于间脑。由于视神经是胚胎发生时间脑向外突出形成视器过程中的一部分,故视神经外面包有由三层脑膜延续而来的三层被膜,脑蛛网膜下腔也随之延续到视神经周围。所以颅内压增高时,常出现视神经盘水肿。

  温馨提示:关注成都西南脑科医院官方微信号,时间掌握健康资讯。如果您还有关于脑部疾病的任何问题,欢迎在线留言或者拨打我院的电话:028-68760707进行免费咨询,我院医务人员随时准备着为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