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以为颈椎病只是颈部疼痛。其实,它的症状超出你的想象——有颈背疼痛、上肢无力、手指发麻、下肢乏力、行走困难、头晕、恶心、呕吐,甚至视物模糊、心动过速及吞咽困难等。受颈椎病困扰5年的饶大叔,独自一人来到了我院就医。
患者情况:
饶大叔5年多前出现头晕、头胀,脖子和后枕部疼痛,呈持续性,双腿无力且僵硬,行走不稳等症状,在多家医院进行中医、康复等治疗,症状仍然反复发作。
在我院,完善相关检查后,经医生会诊,确诊为“混合型颈椎病”。综合治疗后,患者头晕、疼痛和双腿僵硬症状改善,走路较之前平稳轻松。由于患者没有家属陪同来院,无人照顾,饶大叔在医院的饮食起居多亏了医生护士们的帮助。他较想感谢的是住院期间关心和照料他的医务人员。他说:“治疗放心还可以,西南脑科帮我顺利度过了难关。我又没有家属照顾,医务人员对我很好,对我很关心。”
成都西南脑科医院程俊主任介绍说,因颈椎间盘退变及其继发性改变刺激或压迫邻近脊髓、或神经、或血管组织,并引起症状和体征者,称之为颈椎病。根据调查结果证明,50岁左右的人群中有25%的人患过或正在患颈椎病,随着年龄的递增而成倍地增加。并且发现颈椎病有年轻化趋势,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患有颈椎病。
颈椎病分型
颈型颈椎病
也称局部型颈椎病,是指具有头、肩、颈、臂的疼痛及相应的压痛点,X线片上没有椎间隙狭窄等明显的退行性改变,但可以有颈椎生理曲线的改变,椎体间不稳定及轻度骨质增生等变化。
神经根型颈椎病
主要的症状是有胳膊手部的麻疼情况,同时伴有颈肩部的酸胀疼痛。
椎基底动脉型颈椎病
主要是病人出现头疼、头晕、恶心、呕吐甚至视物眩晕的情况。
交感神经型颈椎病
主要是病人出现心慌胸闷以及出虚汗睡眠不足情况,往往会伴有病人的高血压。
脊髓型颈椎病
脊髓型颈椎病主要是病人走路不稳,走路时有踩棉花或者踏雪的感觉,长时间以后很容易导致迟发性的四肢瘫痪或者无力的情况。
混合型颈椎病
是上述四种颈椎病的症状有两种或者两种以上的症状同时出现,比如说神经根型颈椎病和脊髓型颈椎病同时出现病人有胳膊手麻,同时伴有头疼头晕的情况或者三种出现,有神经根型颈椎病,椎基底动脉型颈椎病和交感神经型颈椎病的症状同时出现,所以就称为混合型的颈椎病。
日常生活中应如何预防颈椎病
第一,避免长期伏案。目前来说,比较公认的是长时间保持低头状态、伏案时间长以及相关颈部过度前倾工作者更易罹患颈椎病,所以在患病后要减少低头伏案工作的时间和强度,一般在伏案工作1~2小时内,颈椎保健操既能有针对性的锻炼颈部相关肌肉群,又能防止伏案低头时间过长,是一种很有效的预防颈部疼痛的方法。
第二,适时颈肌锻炼。医生认为颈部肌肉力量是维持颈椎稳定性的重要因素,与颈部疼痛症状呈密切相关,因此得出结论认为维持好的肌肉力量水平可以减少颈部疼痛的发作。一种简单的锻炼颈部肌肉的方法,用双手交叉托于头颈后方,用力将头颈向后上方提拔,同时头颈向后方用力后伸(尽可能保持颈椎相对不动,做颈后方的肌肉收缩训练),一张一弛,反复进行20次,每日锻炼3次,坚持一段时间就可见效,积极锻炼可防治颈椎病。
第三,枕头的合理使用。我们平时使用枕头的正确的方法是,选择一个高度与本人拳头等高的长圆形枕头,垫在颈椎的后正中部位,不是垫在头颅上,枕头的正确使用对颈椎病有良好的预防作用且能促使颈椎病人早日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