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叉神经痛是指三叉神经分布区出现的发作性剧痛为主要表现;女性略多,多在中年后起病,随年龄增长而增加;疼痛部位常位于单侧,右侧多见;分布以三叉神经第Ⅱ、Ⅲ支分布区常见,单纯Ⅰ支痛者少见。可分为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和继发性三叉神经痛两个类型。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指具有临床症状,而各种检查未发现与发病有关的器质性或功能性病变者。
继发性三叉神经痛为明确病变引起的三叉神经痛,常见病变有:①位于桥小脑角和中颅窝的某些肿瘤、血管畸形、动脉瘤和蛛网膜炎等,其中以桥小脑角的表皮样囊肿多见;②抬高的岩骨嵴、圆孔或卵圆孔的狭窄等骨质发育异常;③三叉神经炎症、多发性硬化、脑干或丘脑内某些器质性病变。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具体表现如下:
①疼痛性质:无先兆的骤然闪电样发作,呈刀割、烧灼、针刺或电击样,可有流泪、流涎、面部抽搐等伴随动作,常以手掌紧按面部或用力揉搓,长期可造成患侧面部皮肤粗糙、增厚,眉毛脱落、稀少。
②疼痛部:仅限于三叉神经分布区,多为单侧,以右侧为多,常见于第Ⅱ、Ⅲ支分布区内,其次为单纯第Ⅱ或Ⅲ支,3支同时受累者少见,单纯第Ⅰ支受累者亦少见。
③疼痛持续时间:每次发作历时数秒或1~2分钟后骤然停止,以白天为主,夜间减少。
④发作频率 间歇性发作,可自行缓解,自然间歇期可达数月至数年;随病程延长发作频率增加,疼痛程度加重,自然间歇期缩短,甚至终日发作。
⑤疼痛触发点:半数以上可有“触发点”或“扳机点”,常位于上唇、鼻翼、口角、门犬齿、上腭、颊粘膜等处;面部的机械性刺激,如谈话、进食、洗脸、刷牙或风吹等可引起发作。
继发性三叉神经痛的表现
初始为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临床症状,逐渐出现脑神经、小脑和脑干功能障碍,严重者可因颅内压增高而危及生命。
通常而言,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神经系统检查常无阳性体征;如发现三叉神经分布区的感觉障碍(尤其角膜反射迟钝或消失)或咀嚼肌无力萎缩、面瘫、听力下降等脑神经功能障碍,共济失调等神经系统异常,均要考虑继发性三叉神经痛。
温馨提示:三叉神经痛危害虽然大,并非不治之症,因此出现疑似症状后应及时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尽早干预治疗。成都西南脑科医院拥有西南地区先进的医疗技术和优秀的医师团队,是您治疗的不二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