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岁的人出现了手抖很可能患了帕金森病,帕金森病的起病是缓慢的,较初的症状往往不被人注意。但出现以下“震颤麻痹”、手抖、脚抖、行动迟缓症状时,临床上就基本可以诊断为帕金森病了。该病主要是因位于中脑部位“黑质”中的细胞发生病理性改变后,多巴胺的合成减少,抑制乙酰胆碱的功能降低,乙酰胆碱的兴奋作用相对增强,两者失衡的结果便出现了“震颤麻痹”。
帕金森病是一种神经退行性疾病,除了震颤麻痹,还会出现肌肉僵直、双下肢无力、焦虑、姿势步态异常、睡眠障碍、感觉障碍等症状。
其主要原因有三点:
一、脑功能障碍
脑动脉硬化、脑供血不良,脑细胞衰退而影响生理功能。这多表现为微小动作的手抖,尤其写字时更为明显,多在一侧。
二、预期焦虑症
这种问题常常制造了一个使病人感觉到恐惧的情境。比如,你非常担心工作有别人在场时手会发抖,结果别人来到你面前时,你的手真的在抖动了。
三、小脑半球疾患
可因肿瘤、小脑萎缩、脑供血不足而致。这一类手抖的特点是意向性震颤,即静止时不抖,运动时出现。令其指鼻尖时,手发抖且指不准确,同时还可合并眼球震颤、走路时呈醉汉步态、动作不协调,间或耳鸣、失聪等。
帕金森疾病要及时治疗,避免对工作和生活产生许多不必要的危害和影响。帕金森疾病治疗是一个长期系统的工程,康复与手术是两大必要的治疗手段,相对于手术治疗的阶段性,康复治疗是必须贯穿于始终,尤其是术后康复更为重要。通过长期的康复训练,让患者达到肌肉肌力、张力的恒定,恢复耐受力,抗疲劳程度达到正常人,躯体稳定性、协调性及灵活性得到强化,逐渐恢复健康生活。
赖兴国 主治医师 外科专业
成都西南脑科医院神经外科主任,毕业于成都医学院。曾师从神经外科医生、海军总医院全军神经外科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刘宗惠,致力于神经外科及神经修复临床研究与临床工作。
擅长:神经调控技术与神经修复治疗结合治疗帕金森、脑梗死、脑出血后遗症、脑萎缩等疾病方面临床经验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