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诊疗项目 > 帕金森 >

帕金森病“异动症”怎么办

来源:成都西南脑科医院 点击拨打 点击咨询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我们的父母因双手不停地颤抖而扣不上扣子、系不好鞋带。由于疾病引发了各种运动障碍,肢体僵硬、肌肉强直、行走困难、步履拖沓,还呈“面具脸”“路标姿势”等。不仅如此,得了这种病后,他们入睡困难、嗅觉及记忆力减退、焦躁不安,甚至还得了抑郁症。这些不是步入老年后的正常状态,而是帕金森病的典型症状。

  74岁的张奶奶8年前出现了左下肢抖动、乏力,伴随左下肢运动迟缓,之后症状加重,逐渐发展到了右下肢。这些症状并未引起张奶奶的重视,在她看来,“人老了难免不舒服,休息休息就好了”。

  然而,病情却没有停止进展,直到张奶奶逐渐变得行动困难,甚至影响到了起床、穿衣、吃饭等日常活动,这才前往医院进行诊治。各项检查表明,张奶奶患上了帕金森病。一开始张奶奶使用药物在治疗,通过服用西药美多芭来控制病情。但是,张奶奶的病情仍呈加重趋势。

  出现这种情况后,张奶奶认为可能是药物剂量太小的原因,便自行加大药量。在5年前就出现了药物异动。患病多年,张女士已经不能自己起身翻身,走路更是困难,小碎步,需要人搀扶才行。到现在,张女士精神很差、面具脸、双下肢轻微震颤,更是不能独自行走,全身乏力。

  张奶奶在家人的陪同下来到了成都西南脑科医院,找到了功能神经外科主任张涵博士。经过张涵团队会诊,决定为其行DBS(脑起搏器)手术。

  张奶奶手术过程

  在手术过程中,进行过一次测试,张奶奶的症状就已有所减轻,僵硬情况有所缓解,灵活度也有所提高。左侧肢体肌张力下降,肌肉不再紧绷僵硬。

  术后三周,张奶奶来院开机。在开机前,张奶奶起身还需要两人搀扶,走路缓慢、小碎步前行,动作僵硬迟缓,步态冻结。

开机前

开机后

  开机后,张奶奶的抖动症状消失了,步态也有所改善,没有出现僵硬冻结的情况,双下肢力量也有所提升。

  开机一个月后,张奶奶来我院进行调试,已经可以自行走动,步态也趋于正常了。张奶奶和家人看到这种变化,心里满是欣慰。

  患者提问

  问:什么是药物异动?帕金森患者都会出现吗?

  张涵(功能神经外科主任):

  异动症是帕金森病患者长期服用多巴胺制剂(主要是左旋多巴)治疗后出现的一种不能控制的异常动作。

  患者从不能活动(帕金森病患者原有的症状)走向另一个极端:不可控制的乱动比如吐舌、歪嘴皱眉、甩手跺脚、扭头摆腰甚至全身的舞蹈样动作,非常痛苦。

  并不是患者都会出现这种情况。要规范科学的用药才能尽可能避免药物异动情况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