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金森病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该疾病的平均发病年龄达到60岁左右,多出现在老年人身上。其病理改变是中脑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的变性死亡,因此会引发帕金森病。
发现帕金森病之后应该尽早治疗,通过合理的方式控制该疾病的发展,防止帕金森病严重。那么,帕金森都有哪些表现呢?
帕金森的临床表现
1、静止性震颤
约70%的患者以震颤为发症状,多始于一侧上肢远端,静止时出现或明显,随意运动时减轻或停止,精神紧张时加剧,入睡后消失。手部静止性震颤在行走时加重。典型的表现是频率为4~6Hz的“搓丸样”震颤。部分患者可合并姿势性震颤。患者典型的主诉为:“我的一只手经常抖动,越是放着不动越抖得厉害,干活拿东西的时候反倒不抖了。遇到生人或激动的时候也抖得厉害,睡着了就不抖了。”
2、肌强直
检查者活动患者的肢体、颈部或躯干时可觉察到有明显的阻力,这种阻力的增加呈现各方向均匀一致的特点,类似弯曲软铅管的感觉,故称为“铅管样强直”。患者合并有肢体震颤时,可在均匀阻力中出现断续停顿,如转动齿轮,故称“齿轮样强直” 。患者典型的主诉为“我的肢体发僵发硬。”在疾病的早期,有时肌强直不易察觉到,此时可让患者主动活动一侧肢体,被动活动的患侧肢体肌张力会增加。
3、运动迟缓
运动迟缓指动作变慢,始动困难,主动运动丧失。患者的运动幅度会减少,尤其是重复运动时。根据受累部位的不同运动迟缓可表现在多个方面。面部表情动作减少,瞬目减少称为面具脸。说话声音单调低沉、吐字欠清。写字可变慢变小,称为“小写征”。洗漱、穿衣和其他精细动作可变的笨拙、不灵活。行走的速度变慢,常曳行,手臂摆动幅度会逐渐减少甚至消失。步距变小。因不能主动吞咽至唾液不能咽下而出现流涎。夜间可出现翻身困难。在疾病的早期,患者常常将运动迟缓误认为是无力,且常因一侧肢体的酸胀无力而误诊为脑血管疾病或颈椎病。因此,当患者缓慢出现一侧肢体的无力,且伴有肌张力的增高时应警惕帕金森病的可能。
帕金森病的诊断主要依靠病史、临床症状及体征。根据隐袭起病、逐渐进展的特点,单侧受累进而发展至对侧,表现为静止性震颤和行动迟缓,排除非典型帕金森病样症状即可作出临床诊断。
成都西南脑科医院 积极引进先进设备
成都西南脑科医院作为专业的脑病专科医院,汇聚了众多专业医技人才,成立了一支经验丰富、技术精湛的医疗团队,为患者的健康保驾护航。此外,医院还高度重视医疗设备管理,先后引进了数十套先进专业诊疗、检查设备,为患者治疗提供了科学、详细的就诊依据,进一步强化了医院的医疗质量,让检查更轻松,让治疗更专业。
温馨提示:帕金森病是一种常见的老年疾病,危害极大,需高度重视。如您看了我们的文章后,如果想要深入了解疾病相关情况或有相关的疑问,可点击在线咨询或拨打24小时健康热线:028-68760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