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一天发现自己在饭桌上手出现了不由自主的抖动,陷入你脑海里的直观感觉是什么?
帕金森?
相信这是很多人的第一想法。
那么,让许多人谈之色变的帕金森病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疾病呢?
帕金森病(PD,Parkinson's Disease)是一种慢性的中枢神经系统退化疾病,多见于中老年人,平均发病年龄为60岁左右。有研究指出,我国65岁以上人群患有帕金森病的概率约为1.7%.患者患有帕金森病后,可能会出现运动功能、语言能力以及其他功能受损,患者可能丧失工作甚至生活能力,给家庭带来沉重的负担!
近年来,随着帕金森病患者人数的增多,帕金森病的社会认知也逐渐增加,但可能相关知识在传播中出现了误差,使得大众对于帕金森病的认识出现误区。
成都西南脑科医院的赖兴国主任介绍,比如经常有患者询问手抖是不是就是帕金森病的前兆?事实上,如果对帕金森病有足够的了解,那就应该明白,手抖并不一定是帕金森病。
其实,临床上有许多的疾病都可能导致患者出现手抖症状,比如良性震颤、帕金森综合征、帕金森叠加综合征等。
那么,要怎么区分中老年人出现手抖到底是不是帕金森病呢?
赖兴国主任介绍,帕金森病患者的手抖是在安静的时候明显,做动作的时候反而不明显。
此外,仅凭患者出现手抖并不足以判断为帕金森。事实上,帕金森病患者除了手抖之外,还可能出现肌肉僵硬,动作迟缓,面容呆滞,流口水,说话声音低以及情绪低落、不愿见人等表现。
赖兴国主任表示:“出现颤抖症状后,不能擅自判断为帕金森病而是应该及时就医,由神经科医生进行诊断鉴别。”
医生介绍:
赖兴国 主治医师 外科专业
成都西南脑科医院神经外科主任,毕业于成都医学院。曾师从神经外科医生、海军总医院全军神经外科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刘宗惠,致力于神经外科及神经修复临床研究与临床工作。
擅长:神经调控技术与神经修复治疗结合治疗帕金森、脑梗死、脑出血后遗症、脑萎缩等疾病方面临床经验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