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诊疗项目 > 帕金森 >

【患者实录】39岁患上帕金森,12年抗帕之路

来源:成都西南脑科医院 点击拨打 点击咨询

  晏女士今年51岁。12年前,39岁的她检查出了帕金森病。当时,她感觉天都要塌了。

患者完整情况

  一开始她只感觉左手不自主地轻微抖动,以为是工作劳累引起的,没有重视。后来她发现左腿也出现了抖动症状,逐渐发展到右侧肢体。除了抖动,她还有肢体无力、僵硬、走路拖曳、摆臂消失、面具脸、吐词不清的症状,到当地医院检查后被确诊为帕金森病。

术前

  从确诊之后,晏女士一直口服美多芭和盐酸苯海索片治疗,但药效越来越差——从较初的三四个小时缩短至2小时左右。增加药量和次数也无法控制症状。随着病程发展,她连穿衣、洗澡、翻身等日常活动都无法独立完成,需要丈夫帮忙。

  患病之前,晏女士一直在外工作,但由于帕金森病抖动和僵硬的症状越来越严重,不仅她自己无法工作,还需要家人留在身边照顾。一场帕金森困住了家里两个劳动力。她觉得自己才40出头,生活比七八十岁的老人还要吃力,宛如一个“废人”。

术后

  今年3月,晏女士和家属来到成都西南脑科医院寻求进一步治疗。医生会诊后建议行手术治疗。3月20日,她在局麻下接受了脑立体定向仪手术。晏女士说,手术过程中就能看到手脚慢慢不抖了,活动比之前更加灵活,握拳有力。术后,家属非常感慨:“得病十多年,生活自理都很困难,手术解决了大问题。”

  医生链接:张涵

  副主任医师,医学博士,北京常驻西南脑科医生,成都西南脑科医院功能神经外科主任,毕业于吉林大学,北京中西医结合学会会员,四川省抗癫痫协会会员。原任职于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脑科医院、上海脑科医院、哈医大四院神经外科工作20多年。

  擅长:帕金森、难治性癫痫、偏瘫、运动障碍、疼痛类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