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诊疗项目 > 帕金森 >

帕金森病大爷抖了8年,手术后终于"安分"了!

来源:成都西南脑科医院 点击拨打 点击咨询

  患者情况简介

  王大爷今年69岁。 8年多以前,他的左手开始出现不自主抖动的情况,还伴有活动迟缓、肢体僵硬和嗅觉减退症状。王大爷在当地某医院检查后被诊断为帕金森病,一直口服美多芭治疗,初期可以控制症状。几年后,他发现药效逐渐变差,症状加重,而抖动症状从左侧肢体已经发展到了双侧。医院多次为王大爷调药,药量从较初的每次四分之一片、每天3次,增加到每次1片,每天4次,但药效仍然不佳,只能维持2小时左右。

  患病以后,王大爷由于手脚不受控制地抖动,做事缓慢,面部表情减少,变成了“面具脸”,心理负担非常大,变得沉默寡言,不愿意与外界交流。

  今年5月,王大爷来到我院寻求进一步治疗。经过详细的检查和评估后,他接受了脑立体定向仪帕金森手术治疗。

  手术

  通过CT和核磁共振融合,由手臂立体定向,以高于0.1毫米的精度迅速、准确利用微电极定位帕金森患者脑内震颤和僵硬细胞准确位置,通过监测细胞水平信号,用导针对病灶核团进行调控,达到临床功能性恢复的目的。

  手术属于微创手术,只需局部麻醉,在患者清醒下进行,术中可见症状逐渐改善,病情较轻者第二天可下床活动。

患者、家属和医护人员

  术后,他的抖动症状消失,肢体僵硬程度减轻,身体活动较之前灵活。看到身体情况大有改善,王大爷十分高兴,专门给病区医护人员送来了一面锦旗,感谢他们让他重新有了快乐生活的信心。

  医生链接:张涵

  副主任医师,医学博士,北京常驻西南脑科医生,成都西南脑科医院功能神经外科主任,毕业于吉林大学,北京中西医结合学会会员,四川省抗癫痫协会会员。原任职于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脑科医院、上海脑科医院、哈医大四院神经外科工作20多年。

  擅长:帕金森病、癫痫、偏瘫、运动障碍、疼痛类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