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姓蒋,来自简阳,今年53岁,单身,在家里排行老二,有一个姐姐、一个妹妹和两个弟弟,我的父亲已经去世。目前,我与80岁的母亲相依为命。帕金森病情加重后,我全靠年迈多病的母亲照顾。我较想对她说一声“对不起”。
命运多舛 从小身患小儿麻痹症
我从小就患有小儿麻痹症,腿脚不灵便,走路的姿势也有些怪异,在别人眼里,我从来就不是个“正常人”。曾经一度我还扭曲了自己的心灵,还有自卑、绝望、自我封闭等不良心态,这些像阴霾一直笼罩在心头。
那时没有钱就没有医治。后来,我听人说过这样一句话——“跛足而不迷路的人,能赶过虽健步如飞但却误入歧途的人。”渐渐的,我从自我封闭里走了出来,也习惯了别人异样的眼光,也看开了,没有思想包袱。
祸不单行 5年前患上帕金森病
我也渴望结婚生子,但由于我的走路姿势怪异和不善言辞,谁能看上我啊!即使这样,我还能自己照顾自己啊!可是,“祸不单行,福不双至”,在2014年我49岁时,又发现我的右手开始有些不听使唤,灵敏度差了。我以为只是手抽筋之类,并没有引起重视。后来左手开始抖起来,渐渐地左脚也开始抖起来。
患者术前
本来我就走路姿势怪异,现在更是有些僵硬加摇晃,走路更困难了,还经常容易摔跤。到县医院去检查,说是患了帕金森病。县医院的医生说,这病“医不到,只能药物控制”!我的心灵一下子坠入万丈深渊,我不禁在心底呐喊,老天爷,你为何对我如此不公,我平生没有做过坏事,为何要让我遭受如此折磨!
雪上加霜 雨中摔跤差一点死去
患帕金森前我还能干些农活,还能担粪、种地。患病后我连锄头都扛不起,干不了农活,劳动能力不得行,有时手抖脚抖连上厕所都成问题。吃饭时因为手抖拿不稳碗,都摔坏好几个,添饭勺子碰锅哐哐哐响,筷子碰碗砰砰砰响,没人喂,即使抖掉也得自己吃。穿衣服也不行,睡觉翻身困难,走路僵硬摇晃,容易摔跤。
命运没有就此放过我,记得有一次,那是个下雨天,我艰难地走在回家的路上,突然,由于脚抖路滑,我被狠狠地摔了一跤,当时我趴在泥浆里,真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我无助,绝望,心想这下可能“完了”。好在天无绝人之路,多亏路过的邻居看见,将我扶起来,慢慢送回家,“我才算是捡回一条命”。
相依为命 竟然需80岁老母照顾
2014年患上帕金森,开始的2年,我还能勉强自己照顾自己;2年前,不得不让年迈的母亲照顾我,给我洗衣做饭。本来应该是我赡养母亲,而现在却要母亲反过来照顾我,我感觉到很是内疚,也很过意不去。
右手右脚抖动越来越剧烈,现在左手左脚也开始抖动起来。因为我吃饭穿衣都很困难,母亲坚持照顾我2年多了,母亲身体也差,毛病也不少,虽然有时也抱怨,但我每次外出,母亲总要反复叮咛“走慢点”。竟然要让80岁老母照顾自己,别人不说什么,我自己都觉得很不好意思。我较想对母亲说一声“对不起”。
今后打算 希望能自己照顾自己
为了能医治帕金森病,我到过很多地方求医,听到说哪里可以治疗就到哪里去,先后到三星、石桥、华阳等地,看过老中医,也吃过西药,放心都不是很好。县医院医生推荐吃的美多芭,每次吃一片,每天吃三次,也基本无用,每次只能管2个小时,停药便无效。一次,听说一个简阳当地的老表,也是帕金森患者,曾在成都西南脑科医院手术,放心不错,我便抱着试一试的态度来到成都西南脑科医院。
患者术后
经过医生会诊,成都西南脑科医院功能神经外科主任、北京常驻西南脑科医生张涵博士为我做了脑立体定向仪帕金森微创技术,手术很成功,初步达到了预期放心。现在右手、右脚都不抖了。这次的手术款都是姐姐弟弟妹妹筹集的,感谢他们。对于今后的打算,我“还是要弄起走,后半生好过日子”。如果恢复放心好,还要筹钱治疗左手左脚那一侧,“为了80岁母亲,我希望我能自己照顾自己”。
医生链接:张涵
副主任医师,医学博士,北京常驻西南脑科医生,成都西南脑科医院功能神经外科主任,毕业于吉林大学,北京中西医结合学会会员,四川省抗癫痫协会会员。原任职于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脑科医院、上海脑科医院、哈医大四院神经外科工作20多年。
擅长:帕金森、癫痫、运动障碍病、疼痛类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