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岁的刘先生是一家公司的管理人员。三年前,他被确诊为帕金森病,一直吃金刚烷胺和美多芭治疗,前期有效。但药物治疗了大约两年时间以后,他觉得药效越来越差,调药以后还出现了头晕和呕吐的症状。
患者刘先生就诊情况实录
2017年下半年开始,刘先生的症状加重,从右手抖动发展到右侧上下肢抖动,且经常感觉无力。2018年,他的帕金森病情已经发展到四肢震颤、右侧肢体僵硬、手脚无力、口齿不清的程度。严重的时候他甚至拿不稳筷子、无法写字,穿衣服穿鞋等简单的事情完成起来也有难度。
刘先生术前症状
刘先生很喜欢打麻将,但是病情加重以后,拿牌都非常慢,麻将也打不了了。他说:“做啥子都缓慢,还僵硬,手冰人得不得了。”
在他看来,帕金森对他较大的影响是写字不方便,无法正常工作。他也因此不得不离开了工作岗位。
之前他在当地医院治疗时,因为有医生告诉他治不好,所以他一度想放弃治疗。今年2月份,他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来了成都。医生会诊后,建议他进行手术治疗。
术前、术中、术后对比
2月16日,刘先生在局麻下做了脑立体定向仪帕金森手术。术后,他说:“当时觉得很神奇,(手术)顶多半个小时。医生测试手活动起来灵不灵活,手活动了,不抖了,也不僵硬了。当时我的心情一下子就缓过来了,心想这真医好了。”
出院之前,刘先生写了一封感谢信、带着一面锦旗送给医护人员。他写道:住院期间,在医生的用心治疗、护士的精心照顾下,通过手术让身体恢复到了理想程度。感谢医护人员医术精湛、医德高尚,不仅治疗了他的病,还温暖了他的心。
医生链接:赖兴国
成都西南脑科医院神经外科主任,毕业于成都医学院。曾师从神经外科医生、海军总医院全军神经外科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刘宗惠,致力于神经外科及神经修复临床研究与临床工作。
擅长:帕金森、脑卒中后遗症、脑萎缩
医生链接:尹丰
北京神经外科医生
成都西南脑科医院神经外科医生组成员。毕业于第四军医大学,1997年进入海军总医院,从事功能神经外科的基础研究和外科治疗工作。迄今完成包括帕金森病、特发性震颤、痉挛性斜颈、扭转痉挛等疾病在内的运动障碍疾病的外科治疗2000余例。曾获科技进步奖二等奖、机械工业部一等奖、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海军总医院优秀专业技术人才中青年人才奖。荣立三等功一次。入选海军总医院后备人才库,承担和参与多项级和军内课题,相关成果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
擅长:痉挛性斜颈、帕金森病、肌张力障碍等疾病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