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脑属于血液传播的自然疫源性疾病,通过媒介昆虫叮咬处于病毒血症的动物,乙脑病毒在昆虫体内增殖,再叮咬人,通过口器把病毒传到人体而引起感染发病。
蚊虫是本病毒的主要传播媒介,我国约有26种蚊虫可传播乙脑,较主要的是一种叫三带喙库问蚊。该病在流行前的2~4周先在动物中流行,蚊虫叮咬动物吸入了带病毒的血后,可以不发病,但已成为乙型脑炎病毒的储存宿主,还可带病毒过冬并经卵传代。带病毒的蚊虫如果叮咬了人体,将带病毒的唾液注入人体,可引起人的感染。人普遍容易感染,但多数人不发病,隐性感染症状不明显或不出现症状,还可获得回免疫力。但是,当人体的抵抗力弱,浸入病毒量多时,病毒便会通过血脑屏障进入脑部引起脑组织发炎而导致发病。
乙脑如何预防?
1、控制动物传染百源。做好畜禽的免疫接种、疫病净化工作,并加强饲养管理。猪是乙脑传播的主要中间宿主,饲养场要做好环境卫生工作,可用中草药如青蒿、苦艾、辣蓼等在饲度养地烟熏驱蚊,每半月喷灭蚊药一次。
2、灭蚊。乙脑的传播者以三带喙库蚊为主,它是一种野生蚊种,主要孳生于稻田和其他浅水中。成蚊活动范围较广问,在野外栖息,偏嗜畜血。因此,灭蚊时可采取稻田养鱼或洒药等措施,重点控制稻田蚊虫孳生;在畜圈内喷洒杀虫剂等。
3、人群免疫。目前国际上主要使用的乙脑疫苗有两种,即灭活疫苗(鼠脑提纯灭活疫苗和地鼠肾细胞灭活疫苗)和减毒活疫苗,预防接种后2~3周体内产生保护性抗体。
4、对病人采取对症、支持和综合治疗。目前,尚无特效抗病毒药物治疗乙脑,抢救病人要把好高热、惊厥和呼吸衰竭“三关”。
5、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双手接触唿吸道分泌物后(如打喷嚏后)使用肥皂或洗手液并用流动水洗手,不用污浊的毛巾擦手。
6、打喷嚏或咳嗽时应用手帕或纸巾掩住口鼻,避免飞沫污染他人;患者在家或外出时佩戴口罩,以免传染他人。在疾病高发期,尽量不到人多拥挤、空气污浊的场所。
7、均衡饮食、适量运动、充足休息,避免过度疲劳。室内应注意定时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温馨提示:如果您看了本文后仍有什么不清楚或者想要深入了解的地方,可点击线咨询或拨打24小时免费热线:028-68760707进行了解。成都西南脑科医院全体成员随时为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