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诊疗项目 > 脑萎缩 >

脑萎缩和小脑萎缩有区别吗?

来源:成都西南脑科医院 点击拨打 点击咨询

  先我们得先认识它们是什么?

  小脑萎缩,准确来说不是一种疾病,而是一种神经影像学的表现。既可见于一些遗传性、变性性疾病,影像学检查可见到小脑萎缩,尤以老年人多见。特征是神经影像学检查发现小脑的容积减小,脑沟增宽。由于小脑主要参与躯体平衡和肌肉张力的调节。
       小脑萎缩患者临床多出现步态不稳,共济失调,言语不清等症状。

  脑萎缩较主要的致病因素是脑血管长期慢性缺血,导致红细胞变形能力下降,微血管的有效血液灌注不足,脑组织处于慢性缺血、缺氧状态,脑细胞形态及功能受到影响,即形成脑萎缩。

  脑萎缩的临床表现为痴呆、智能减退、记忆障碍、性格改变、行为障碍为主。有的伴有偏瘫和癫痫发作。局灶性脑萎缩以性格行为改变为主。

  但它们是都是属于慢性的疾病,属于不可逆性的改变。都是需要长期的药物治疗来控制稳定,避免进一步的加重。

  1.积极防治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如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症等;禁酒戒烟,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避免使用对脑组织有损害的药物;避免思虑过度,保持安静平和的心态,尤其是中老年人,更应如此;劳逸结合,适度锻炼。

  2.调整饮食,饮食宜清淡而富含营养,少食肥甘滋腻之品,以高蛋白和高维生素饮食为主,多食蔬菜和水果及含碘食物,注意营养均衡。

  3.合理用脑,大脑功能用进废退,应积极参加各种社会活动,刺激大脑皮层不断有新的兴奋点产生,从而延缓衰老,减慢脑功能衰退。

  4.参加适合自己的身体锻炼,如散步、打太极拳等。保证有充足的睡眠。

  温馨提示:如果您看了本文后仍有什么不清楚或者想要深入了解的地方,可点击线咨询或拨打24小时免费热线:028-68760707进行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