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萎缩是指脑组织的体积较正常缩小,是一种影像学表现,可以是老年人自然老化出现,也可由某些疾病引起。并没有延缓或控制脑萎缩的治疗,一般会针对引起脑萎缩的原发疾病进行相应治疗。
脑萎缩的原因是什么?
可由多种原因引起。 随着年纪增长,每个人的脑组织都会出现一定程度的萎缩,可表现为轻度的记忆力减退。程度因人而异,但总体来说,萎缩程度和症状程度与患者的年龄相符,也就是通常所说的老年性脑萎缩,是生理性的正常现象,几乎每位老年人都会发生。个别老年人脑组织仍然保持了相当程度的饱满度,但较本人年轻时有所萎缩。 但是,当脑萎缩出现的时间过早,程度与年龄不符,起病较急,进展迅速,不符合生理变化,则很可能为疾病所致。常见的病因有脑血管疾病、痴呆、炎症、遗传代谢疾病等。
脑萎缩有什么表现?
脑萎缩的常见症状表现为记忆力下降,反应迟钝,认知下降,执行能力、判断能力、解决问题能力、行为改变和精神心理异常。不同原因的脑萎缩表现不尽相同,例如某些病因的脑萎缩还可表现为语言障碍和生动幻觉,甚至癫痫发作。
脑萎缩常见吗?
几乎每个老年人都会发生,只是程度不一。某些疾病也会引起脑萎缩。
年轻人会不会出现脑萎缩?
当年轻人发生某些可引发脑萎缩的相关疾病时,如烟雾病、颅内感染、脑白质受损等,也会出现相应的影像表现。
脑萎缩常见于哪些人?
1.生理性脑萎缩几乎发生于每个老年人,具体危险因素并不十分清楚;
2.病理性脑萎缩的危险因素则与相关疾病有关。比如酒精性脑萎缩就与长期酗酒有关。
温馨提示:您看了我们的文章后,如果想要深入了解疾病相关情况或者其他脑部疾病问题,可点击在线咨询或拨打24小时免费热线:028-68760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