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爸爸今年64死,有高血压史,半年前在医院体检,MRI示有脑萎缩现象。一个月前突然发现右侧手脚不自主的颤抖,精神紧张时抖动更为厉害,感觉他行动和反应要比之前迟钝一些。请问这是怎么回事啊?是不是脑萎缩引起的?
脑萎缩的临床表现分为大脑机能衰退和认知功能减退两大类,主要与脑萎缩发生的部位及程度有关。弥漫性大脑皮层萎缩以痴呆、智能减退、记忆障碍、性格改变、行为障碍为主。有的伴有偏瘫和癫痫发作。局灶性脑萎缩以性格行为改变为主;小脑萎缩以语言障碍、肢体共济失调和意向性震颤为主。
脑萎缩的具体表现
1.全身症状
病变早期,患者常出现头晕头痛,失眠多梦,腰膝酸软,手足发麻,耳鸣耳聋,渐至反应迟钝,动作迟缓,喃喃自语,答非所问。在躯体方面,常表现为老态龙钟,发白齿落,皮肤干燥,色素沉着,或偏瘫、癫痫,共济失调,震颤等,神经系统症状可能存在,也可能缺失。
2.记忆障碍
近事记忆缺损发生较早,如经常失落物品,遗忘已应诺的事等。随着病情发展,渐至记忆力丧失。
3.性格行为的改变
性格改变常为本病的早期症状,患者变得郁郁寡欢,不喜欢与人交往;或表现为没有理想、欲望、对子女亲人缺乏感情;或生活习惯刻板怪异,性格急躁,言语增多或啰嗦重复,多疑自私;或对自己的健康和放心特别关注,常因一些微小的不适而纠缠不清;或表现为谵忘或躁狂,并有幻想、幻视、幻听、失语、失认。患者高级情感活动,羞耻感、责任感、光荣感和道德感等均有不同程度的减退,亦可出现睡眠节律的改变。
4.智能减退、痴呆
表现为理解、判断、计算能力等智力活动多方面下降,不能适应社会生活,难以胜任工作及家务;渐至不能正确回答自己的姓名、年龄、进食不知饥饱,出门后不识归途,收集废纸杂物视为珍宝。病至后期,终日卧床,生活不能自理,不别亲疏,大小便失禁,发言含糊,口齿不清,终至痴呆。
出现脑萎缩时怎么办?
40%的老年人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脑萎缩,可以通过做磁核共振或者头颅ct来作出判断,只要没有明显的症状,这属于正常的衰老现象。但是当患者出现记忆力减退、分析能力减退、语言不清楚、走路是不稳定、肢体抖动、头晕、精神行为的障碍就要引起重视了。
要帮助患者戒掉烟酒,防止老年人的情绪过于激动,要积极的治疗各种疾病,防治高血压、肺心病、糖尿病等。
坚持让老年人看书、看报学习,这样增加兴趣爱好,有利于锻炼大脑,从而促进和改善了大脑神经细胞的供氧量和供血量。适当的增加运动锻炼,增强体质,有利于促进大脑神经细胞的新陈代谢。给患者提供一个和谐的家庭环境,这样可以控制病情发展,多和社会进行接触。
温馨提示:老年人平时一定要注意营养的均衡,多吃一些容易消化、吸收、营养比较丰富的食物,这样可以提高智力。让老年人多吃一些新鲜的蔬菜和水果,避免情绪上受到刺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