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诊疗项目 > 脑萎缩 >

老年人有点脑萎缩是什么意思?

来源:成都西南脑科医院 点击拨打 点击咨询

  老年脑萎缩是以病理改变命名的一种脑病,也是老年人常见退行性病变和慢性进行性疾病,主要表现为记忆力减退,情绪不稳,思维能力减退,注意力不能集中,严重时发展为痴呆。脑萎缩对老人的危害很大,患病后需找出病因及时进行专业治疗。

  老年人脑萎缩病因

  疾病因素:随着老人年龄的增长,体内的各器官和组织的功能也会逐渐下降,很多老年人难免会患上不同程度的动脉硬化、脑栓塞、脑出血、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疾病。大量临床病例研究表明,这些疾病都是引起脑萎缩的元凶。

  中毒:长期饮酒(酒精中毒)、一氧化碳中毒、其他化学药品中毒等,也可引起脑萎缩。

  退行性疾病:如进行性核上麻痹、多发性硬化症等也易引起脑萎缩。

  外伤:如各种原因造成的慢性硬膜下血肿、脑挫伤、颅脑手术后遗症都是常见成年人患脑萎缩的病因。

  老年人脑萎缩怎么办?

  脑萎缩对老年人的身体健康而言,无疑是巨大的威胁。而加强营养、积极用脑可以有效的帮助患者缓解痛苦,所以,了解脑萎缩的护理知识对治疗很有帮助。

  1、增进认知活动,努力恢复以前的生活经验和能力。

  2、加强营养、改善营养状况,保持膳食平衡和心理健康。

  3、注意清洁卫生,维持病人皮肤的完整性。

  4、增强病人的定向力,若定向力障碍严重时,应避免单独外出。

  5、妥善保管危险物品,减少室内物品的变动,保障病人放心。

  6、促进语言沟通,协助病人增加人际交往,如参加娱乐活动,户外活动。

  温馨提示:脑萎缩是一种常见疾病,对老人危害很大,一旦患病后需及时进行专业治疗,不可拖延。如果您有什么疑问,可点击在线咨询或拨打24小时免费热线:028-68760707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