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知道脑萎缩严重危害患者的身心健康,让患者美好的生活受到了很大的打击,使脑萎缩病发的因素有很多,那么脑萎缩是否与遗传有关系,母亲患上脑萎缩是否也会遗传给子女呢?下面介绍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脑萎缩是由多种原因引起脑组织体积缩小的一种精神衰退性疾病,多由遗传、脑外伤、脑梗塞、脑炎、脑缺血、缺氧、脑动脉硬化、煤气中毒、酒精中毒等引起脑实质破坏和神经细胞的萎缩、变形、消失,其中较主要的致病因素是脑血管长期慢性缺血而造成的。这些因素都应该极力进行避免,尽量减少脑萎缩发生的可能。
导致脑萎缩的因素具体有哪些?
1、中毒:一氧化碳中毒是常见的导致脑萎缩的一种,酗酒,慢性酒精中毒者引起的脑萎缩的也并不少见。
2、脑外伤:癫痫的持续发作以及脑积水等原因均可引起脑萎缩。还有就是老年人缺乏体力和脑力的锻炼,也能加快大脑的萎缩。
3、遗传因素:经过对大量脑萎缩患者的调查于访问,有近5成的患者家中有脑萎缩的家族史,从这些调查表明,有脑萎缩的病史的家族后代患上脑萎缩的几率很大。遗传性小脑萎缩产生的原因总体可以归纳为因为缺血、缺氧,导致脑细胞处于饥饿和半饥饿状态,长时间处于饥饿状态的脑细胞就会萎缩。每个脑细胞萎缩了,脑的整个体积就会变小,遗传性小脑萎缩的症状就会出现。
因此脑萎缩是有遗传性的。但是脑萎缩并不是不可以进行治疗的。一旦患上了脑萎缩,关键就是要及时去接受专业性的诊断,让病情能够在第一时间给控制住才是关键,不要轻易迷信不正规的治疗方法,治疗脑萎缩一定要到正规的医院进行治疗才是较好的。
温馨提示:您看了我们的文章后,如果想要深入了解疾病相关情况或者其他脑部疾病问题,可点击在线咨询或拨打24小时免费热线:028-68760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