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脑萎缩是一种神经影像学的表现。既可见于一些遗传性、变性性疾病,也可见于某些急性病程如急性小脑炎的后期及某些药物中毒等,甚至某些临床无症状的人,影像学检查也可见到小脑萎缩,尤以老年人多见。
其共同特征是神经影像学检查发现小脑的容积减小,脑沟增宽。可分为局限性和广泛性小脑萎缩。由于小脑主要参与躯体平衡和肌肉张力的调节,因此小脑萎缩患者临床多出现步态不稳,共济失调,言语不清等症状。
小脑萎缩并不会引起痴呆,而是会有与小脑相关的一些功能障碍。但是要警惕引起小脑萎缩的原因,如一些基础疾病: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等,可以引起小脑萎缩,同样疾病进展后,也可以引起大脑的萎缩,从而引起智力、思考能力等方面的下降,要注意防治。
脑萎缩不等于老年痴呆
临床上许多人容易将脑萎缩和老年痴呆症相混淆,其实它们不是一回事。脑萎缩是一种体征,而痴呆症则是一种慢性多方面性的精神功能紊乱。脑萎缩是机体生理性老化过程所出现的正常现象,年龄越大萎缩程度越明显。脑萎缩可有不同程度的记忆力下降、说话不清、理解力和情感发生障碍、脚发软等。即使是病理性的脑萎缩,在稳定期病人虽然行为能力和思维能力都退化了,但仍有自知力。而生理性的脑萎缩虽然伴有记忆力减退,但分析和判断能力基本没有减退。
而痴呆症作为慢性多方面性的精神功能紊乱,常以缓慢出现的智能减退为主要临床特征,包括记忆﹑思维﹑理解﹑判断﹑计算功能减退和不同程度的人格改变,可发于各年龄阶段,以老年阶段为较常见。痴呆症患者可明显表现出行为和智商的异常,经常是无法自控,而且在生活上不能自理,经常走失、大小便失禁等等。
老年痴呆症可有脑萎缩情况出现,但不一定是脑萎缩引起的。临床上,不少脑萎缩严重的老年并没有痴呆症状,而一些脑萎缩较轻甚至没有脑萎缩的老年反有明显的痴呆症状。但如果是因脑动脉硬化造成脑部长期缺血缺氧致脑细胞死亡而出现脑萎缩体征,发生脑梗死和脑卒中的风险比较高,严重的也可致痴呆症。
温馨提示:通过以上介绍,详细您对于相关知识也有了一定的了解。如您还有疑问,可点击在线咨询或拨打24小时健康热线:028-68760707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