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情况下,6个月的宝宝可以自行翻身,自已能稍坐一会儿,大人扶着腋下有迈步的动作;到7个月时,宝宝开始会爬行;8个月时宝宝爬行已较灵活;10个月左右的宝宝逐步会站立,扶着东西可蹒跚地走步;到1岁时可以独立走步。有的宝宝运动功能的发育可能比以上规律稍早些或稍晚些。
在10-15个月期间学会走路都是正常的。只要宝宝的身体平衡能力、四肢力量都达到了,自然就能学会走路了。其中生活环境、宝宝自身的运动发育情况、心理及气质特点等因素,都会影响宝宝学会走路的进程。但是,如果宝宝一直对坐、走都没有兴趣,或者1岁半多还不会走路,就需要接受诊查,以及早确定原因。
学步期孩子的发育情况
第一阶段:8-10月
宝宝开始借助物体或者成人尝试站起来,逐渐熟悉站立的姿势,慢慢掌握平衡。此时爸爸妈妈要做到的事情就是给予宝宝支持,帮助宝宝站起来。
第二阶段:10-12月
这一阶段要让宝宝练习蹲和站的连贯动作,爸爸妈妈要给宝宝示范如何弯曲膝盖,然后再站起来,这能缓解宝宝摔倒时的疼痛感。
第三阶段:12个月以上
当宝宝开始站起来并且扶着你的手获得平衡时,帮助宝宝向前走几步,这会使他获得信心。不断练习是这一阶段宝宝学习走路的关键。
第四阶段:13个月左右
当宝宝开始使用墙壁和家具在屋子中来回走时,鼓励孩子这么做,不过要确保家具是稳固和放心的。
第五阶段:13-15个月
宝宝基本上能够很好地自己行走。如果孩子超过15个月还不能很好地行走,那么需引起重视,若18个月后孩子依然无法单独行走,建议及早就医诊治。
如果孩子在18个月以上还不会走路,这时就要考虑宝宝是否患有骨骼或者肌肉等疾病。影响婴儿走路不稳或学步延迟的疾病包括:脑瘫、肌肉松弛综合征、先天性髋关节一侧脱位、脊髓肌萎缩症等。建议及时到医院检查,明确病症。
温馨提示:发育过程中每个孩子的动作发育不尽相同,走路有早有晚都很正常,只要在18个月以内都是正常的。部分孩子可能受到遗传的影响,如父母走路时间晚相应的孩子也比较晚。如果孩子不愿因走路或者落后太多,要赶紧到医院来检查,以免造成难以挽回的遗憾。成都西南脑科医院24小时健康咨询热线:028-68760707,医院全体人员将竭诚为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