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常说的踮脚尖,就是小儿尖足,其实是脑瘫的一种表现形式。尖足即宝宝站立时足尖着地,两腿交叉,医学上谓之“剪形步态”,大多是脑发育不全造成的,往往提示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宫内发育异常、早产等多种因素引起的运动及姿势异常。
小儿脑性瘫痪又称小儿大脑性瘫痪,俗称脑瘫,是指从出生后一个月内脑发育尚未成熟阶段,由于非进行性脑损伤所致的以姿势各运动功能障碍为主的综合征。患儿得了脑瘫对自身和家庭都造成了沉重的打击。脑瘫的孩子经过规范的治疗和康复,有部分还是可以很好改善生活质量的。但是较重要尽早发现,父母发现孩子出生后生长发育的异常,应警惕并带孩子做进一步的检查。那么脑瘫还有其他哪些症状表现呢?
脑瘫主要是运动障碍,主要症状表现有:
一、运动发育落后
脑瘫儿都表现有程度不等的运动发育落后,如抬头、独坐、爬、站立、行走等粗大运动较正常儿童迟缓。一般情况下,小孩子三个月会抬头,六个月会坐,九个月会站,一岁就会走,但是如果该抬头时不会抬头,该坐时不会坐,该走路时不会走路,那这就很有可能是脑瘫的表现。
二、原始反射没消失
机体在神经系统调节下,对各种刺激产生不随意的运动称为反射,反射是人类一切神经活动的基本形式,是随意运动的基础,新生儿期的反射反映了脊髓、脑干下部水平的神经发育,又称原始反射。小孩子的原始反射一般会在出生后4~6个月的时候消失,如果没有消失或延迟消失提示脑损伤、脑瘫或智力低下。
例如:张口反射:存在时期为0~2个月。延迟消失提示脑损伤、脑瘫或智力低下,踏步反射:把新生儿竖着抱起,把他的脚放在平面上时,宝贝会做出迈步的动作。出生的时候就会出现,5~6周左右消失。如果三个月还存在这反射视为异常,还很可能存在脑性瘫痪的可能性。
三、姿势异常
这跟肌张力高低有关,或者某些原始反射没消失有关,较常见的就是一些走路异常的姿势,例如“剪刀步”、踮脚走路等。剪刀步是因为肌张力偏高,会出现肢体的痉挛,导致患儿行走时双膝互相摩擦,甚至两腿交叉,呈典型的“剪刀式”步态。
四、不会与人互动
一般生后4~6周会笑,以后认人。痉挛型小儿脑瘫患儿表情淡漠,手足徐动型常呈愁眉苦脸的样子。
医生提醒:家长一定要提高警惕,积极做好预防工作,如果不慎得知孩子患上脑瘫也不必惊慌,及时送孩子去正规专科医院接受治疗,让孩子早日恢复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