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诊疗项目 > 脑瘫 >

婴儿踮脚走路怎么办?

来源:成都西南脑科医院 点击拨打 点击咨询

  用脚尖走路这种情况医学上称为“足尖步态”,简称“尖足。一岁以内正常婴儿,在生长发育阶段出现尖足,是属正常的。尖足,并不可怕,只要早发现并进行早期干预,大部分孩子是可以恢复正常的。

  宝宝踮脚尖走路的成因:

  1.家长们为宝宝准备学步车时调整的高度不合适,使宝宝的步行重心往前冲,从而习惯踮脚尖走路。

  2.刚学走路的宝宝的小腿肌肉往往会出现紧张,身体的协调度不够,对不同的地面还没适应,缺乏触地感从而习惯了踮脚尖这种走路方式。

  3.部分宝宝的腿部发育异常,跟腱过短,影响行走功能,轻度可以通过肌肉训练矫正,严重的请咨询医生。

  4.脑瘫:病理性尖足的原因之一就是脑瘫,对此家长应高度重视,建议寻求医生的帮助。

  如果宝宝长时间的踮脚尖走路会导致宝宝的脚底受力不均匀,压力集中在脚尖,会出现不正确的步姿。此外,由于宝宝经常性踮脚尖走路,导致其小腿肌肉长期处于紧张状态,从而恶性循环。如果想要纠正孩子踮脚走路的行为,那么要根据具体原因进行。

  如何纠正孩子踮脚走路?

  走路练习:家长让宝宝在木板或柔软的地毯上赤足行走,增加宝宝的触地感和抓地感,培养其平衡力。也可以让宝宝在斜坡上行走以及用后脚跟走路,锻炼宝宝的小腿肌肉。每天让孩子练习蹲下,或是让他站直后尽可能让身体往前倾,这样他脚背和小腿的角度会慢慢变小。刚学会走路的宝宝步子还不是很稳,爸爸妈妈要教会他正确的走路动作:脚跟先落地,站稳,推送。

  选择合适的鞋子:孩子走得很稳之后,家长要为孩子选择前脚掌比较容易弯曲的鞋子,这样能更好地培养正确走路姿势;较好购买一些度比较高的童鞋品牌。

  线上步行练习:这是蒙氏教育中用于训练孩子步态的一种方法。让孩子把一脚的脚尖和另一脚的脚跟相接触,同时置于一线上;在这种状态下双脚交互前进时,是很容易失去平衡的。因此,这种练习可以促进孩子腿脚协调能力的发展。2岁以后可以考虑让孩子进行线上步行练习。

  脑瘫尖足不可轻视,及时治疗十分关键

  孩子出现走路踮脚尖的情况,家长需要引起重视和警惕。如果孩子长期踮脚尖走路,建议及时前往医院检查是否是脑瘫引起,以便于能够尽早治疗。成都西南脑科医院采用伊里扎洛夫技术,通过持续牵拉产生的张力,刺激组织的现生和活跃生长,其生长方式同胎儿组织一样,均为相同的细胞分裂。该技术既弥补了既往矫形外科技术的缺陷,而且使得复杂的手术简单化,治疗更加确切,手术风险降低到了低,能够有效的治疗传统矫形手术难以治疗或不能治疗的严重肢体残缺病人,为广大患者带来了福音。

  温馨提示:成都西南脑科医院分科精细,医生众多,以精湛技术和优质服务受到患者认可。如果您有什么疑问,可点击在线咨询或拨打24小时免费热线:028-68760707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