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宝宝走路老喜欢踮脚,扶着桌子的时候踮脚,牵手走时也踮脚。有时候,看着宝宝摇摇晃晃的觉得很可爱,但有时候,不免又有点儿担心,万一宝宝今后一直这样走路可怎么办?那么,宝宝时常踮脚走正常吗?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
走路踮脚尖正常吗?
用脚尖走路这种情况医学上称为“足尖步态”,简称“尖足。一岁以内正常婴儿,在生长发育阶段出现尖足,是属正常的。通常在宝宝扶站立位蹦跳阶段时和10个月左右开始持续站立阶段时会出现这种现象,但是随着生长发育会消失。前期宝宝学走路出现这种现象,一般不用太担心。
但如果孩子在学会独站后或者下蹲的时候也常表现脚尖站立,而且平时走路表现为踮脚走的频率很高,建议及时去医院查看下。病理性尖足往往可能存在一定程度的脑损伤或脑发育异常,会伴有运动发育落后、视听反映不灵敏、尖足长期存在不消并出现了其他异常姿势。
走路踮脚尖的原因
1、模仿行为:孩子好奇心较重,如果周围有人垫脚尖走路,孩子会进行模仿,也会表现出踮脚尖走路的状态。
2、正常原始反射:宝宝刚开始走路,并不能很好的控制住自己的身体,走路时为了让身体处于一个平衡状态,他们肢体会较为僵硬,腿部肌肉绷紧,因而会出现踮脚尖走路的情况。过度使用学步车也会出现这种情况。
3、肌张力高:宝宝脚后跟或脚踝部位肌张力偏高,自然会影响到走路姿势,出现踮脚尖走路的情况。
4、发育不良:宝宝出现踮脚尖走路时,家长不能大意,因为它很可能是由身体发育不良造成。比如生长过程中缺乏微量元素、大脑神经发育异常等,如果家长不能及时发现并治疗,那么以后恢复会更难。
5、脑瘫:踮脚尖是脑瘫的典型表现症状之一。此外,脑瘫患儿还表现为不会翻身、不会坐起、不会站立、不会正常的咀嚼和吞咽。
孩子出现走路踮脚尖的情况,家长需要引起重视和警惕。如果孩子长期踮脚尖走路,建议及时前往医院检查是否是脑瘫引起,以便于能够尽早治疗。成都西南脑科医院分科精细,医生众多,以精湛技术和优质服务受到患者认可。如果您有什么疑问,可点击在线咨询或拨打24小时免费热线:028-68760707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