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诊疗项目 > 脑瘫 >

如何纠正踮脚尖走路?

来源:成都西南脑科医院 点击拨打 点击咨询

  一岁多的宝宝学走路出现这样的现象,一般是正常的,是生长发育必经阶段。但这个时候的宝宝刚学走路,重心并不稳,所以身体是向前倾的,小腿的肌肉也比较紧张,身体的协调度不够,对不同的地面还没适应,缺乏触地感,从而产生了踮脚尖这种走路方式。

  另外,也有可能是触觉过度敏感的原因,他想减少脚和地面接触的面积,像突然踩到冰凉地板的时候,宝宝就会垫脚尖。随着生长发育,脚尖踮地走路会逐渐消失。

  如果宝宝长期足尖着地不消退,并且有伴随运动发育落后,听力不明显或者有一些其他的异常姿势的话,要谨防存在一定程度的脑损伤或脑发育异常,比如脑瘫就能引起尖足表现,家长应该引起重视。

  宝宝踮脚尖走路怎么纠正?

  大部分情况下宝宝踮脚尖走路是正常发育的,但也有可能受到一些外部因素影响,比如说鞋子不合脚,穿的袜子不舒服,还有可能是宝宝养成了这样走路的错误习惯,需要纠正。

  1、选择合适的鞋子:有的宝宝这样走路也可能是因为鞋子的问题,所以给学步阶段的宝宝选择合适的鞋子也很重要。较好选择前掌比较容易弯曲的鞋子,有利于起步,也有利于培养正确的走路姿势。

  2、锻炼赤足走路:宝宝在家的时候,可以和他在木板或柔软的地毯上赤足行走,多增加宝宝的触地感和抓地感,培养其平衡力。但要注意,保持地板干净、清洁很重要。还可以锻炼一下宝宝斜坡上走路的能力,这样有利于锻炼小腿肌肉。

  3、少用学步车:过早过多的给孩子使用学步车对孩子踮脚走路会有影响,家长不如手把手教孩子走路,不但可以增进感情增加亲子时间,还能让父母和孩子多些美好的记忆,让孩子在爸妈的陪伴下长大。

  总而言之,宝宝学走路,切不可操之过急。学步期间的踮脚走路家长多注意观察,如果孩子没有其他异常情况,一般是正常的。如果孩子踮脚走路现象长期不消失,建议及时带孩子到医院检查和治疗。

  温馨提示:为方便患者及有需要的人较好的了解所患疾病的信息,医院特别开设了免费在线咨询服务,在线为您解答相关疾病问题。如果您有什么疑问,可点击在线咨询或拨打24小时免费热线:028-68760707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