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开始学走路,很多家长感到欣喜,但是,却发现孩子出现这样或者那样的走路问题,其中尖脚走路就是较常见的一种异常走路姿势,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我们听听医生怎么说。
用脚尖走路这种情况医学上称为“足尖步态”,简称“尖足。一岁左右正常婴儿,在生长发育阶段出现尖足,是属正常。若果尖足,并不可怕,只要早发现并进行早期干预,大部分孩子是可以恢复正常。但如果3岁后继续这样,属于异常现象,由于病理性尖足往往提示孩子可能存在一定程度的脑损伤或脑发育异常,需要引起家长足够重视。
孩子尖脚走路,可能是以下几个原因:
1、孕期感染
能够导致弱智的感染可能发生在怀孕的母亲身上,母亲如患风疹,梅毒和单纯性疱疹,使可能通过感染造成孩子弱智。在母亲怀孕的前三个月,风疹的威胁较大。
2、小儿脑瘫
脑瘫患者的临床症状主要为中枢性运动和姿势发育障碍、活动受限症候群,通常表现为剪刀脚、尖足、马蹄足等。孩子喜欢用脚尖走路,不能用正常姿势走路,甚至出现了严重的走路不稳。患者为痉挛型脑瘫导致的下肢痉挛可能性较大。痉挛型脑瘫是临床较常见的脑瘫类型,约占脑瘫总数的60%~70%,主要是因未成熟大脑在各种原因作用下发育不全而致的非进行性损伤所引起的运动和姿势紊乱。
3、环境伤害
可能产生弱智的环境伤害包括头部遭击打、中毒、辐射、营养不良、婴儿早产或晚产、产伤等等。孩子头部受到撞击显然可能引起弱智。
家长可以这么做:
1、注意观察孩子垫脚走的情况 孩子如果走得比较快,像小跑一样时常会表现踮着脚尖走,这种情况是正常的,此外如果鞋不合适也可能会影响走路姿势,妈妈也要注意排除外因。
2、及时检查 如果孩子在学会独站后或者下蹲的时候也常表现脚尖站立,而且平时走路表现为垫脚走的频率很高,建议可以去医院查看下。
3、正常情况下纠正孩子,避免养成习惯 不避免有些孩子是正常的,但可能有足尖走路习惯,那妈妈就要注意纠正了。
温馨提示: 如果孩子长时间踮脚尖走路会,脚底受力不均匀,压力集中在脚尖,会出现不正确的步姿,严重者不仅影响站立坐姿,还可能导致其他走路异常情况,如关节畸形,出现剪刀步态,或者轻度的X型腿等。建议带孩子到专业医院进行检查治疗,早日帮助宝宝恢复健康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