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诊疗项目 > 脑瘫 >

一岁九个月宝宝走路用脚尖走路是什么原因?

来源:成都西南脑科医院 点击拨打 点击咨询

  宝宝到了学走路的年龄,很多家长就会发现,宝宝走路的时候总是喜欢踮着脚,扶着桌子的时候踮着脚,领着宝宝走的时候也踮着脚……然后,再上网查查,家长们又大吃一惊,踮脚尖走路有脑瘫可能!于是,不少家长又急急忙忙到医院来咨询,我们西安儿童医院就遇见了不少这样的家长。但我们有对这些家长说:“先别慌!先了解清楚这些知识。”

  为什么踮脚尖走路可能是脑瘫的表现?

  我们常说的踮脚尖,就是小儿尖足,是脑瘫的一种表现形式。尖足即宝宝站立时足尖着地,两腿交叉,医学上谓之“剪形步态”,大多是脑发育不全造成的,往往提示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宫内发育异常、早产等多种因素引起的运动及姿势异常。

  那是不是只要是踮脚尖走路就是脑瘫呢?

  许多宝宝在学走路的阶段,或多或少会有踮脚尖的动作出现,有些家长听说小儿足尖走路有可能是脑瘫的表现,就难免担心是不是宝宝的身体或发育进程出问题了。

  正常情况:家长可通过观察宝宝踮脚尖走路的频率,来判断是否为异常现象。若宝宝有时用踮脚尖的方式走路,有时又恢复正常状态,则无需担忧。一般来说,宝宝大约在四岁之后运动协调能力才发展成熟,在此之前走路走不稳,偶尔地踮脚尖都不用过度担心。以下两种状况非常常见,但皆属正常,家长不必太担心。

  1.一走路就踮脚尖,但站立不动时就踩平,或者也可以蹲得很好。

  2.有时候踮脚尖,有时候又正常走路。

  异常情形:孩子在还不会走路时,可能就会有其他的异常出现,不太可能到学走路时才出现踮脚尖的现象。若是这类病理性原因引起的,在孩子还没学走路前,脚的活动或像是帮他穿鞋子的时候可能就会出现异常信号。

  当宝宝走路踮脚情况长期不消失、伴随发育落后、视听反应不灵敏或有其他异常时,家长应及时带宝宝去正规医院找专业医师就诊。部分宝宝的腿部发育异常,跟腱过短,会影响行走的功能,此外,如果宝宝学站到学走期间一直都踮着脚,那家长就要特别警惕了,这可能表示宝宝的肌张力高(脑瘫的表现之一),因为脑瘫会导致肢体运动功能障碍,所以遇到这种情况,家长要及时发现宝宝成长中的异常,尽早到医院进行治疗。

  医生介绍:

  李秋杰——成都西南脑科医院神经内科主任
  从事神经内科疾病诊疗工作多年,在职期间曾多次前往多家医院进修学习,在脑瘫、脑病后遗症、脑发育不良等治疗领域积累了丰富临床经验。

  擅长:脑瘫、精神发育迟滞等神经系统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