痉挛型脑瘫患儿的走路姿势异常是如何产生的?为什么会有走路问题?下面,成都西南脑科医院的蔡素芳主任就为大家介绍。
痉挛型脑瘫目前所占比例很大,占到了脑瘫类型的3/4,大概在80%左右,痉挛型脑瘫典型的一个特点就是患者会出现肢体上的肌肉痉挛。所以我们常见到痉挛型脑瘫患者的双足或者双腿时常性发生“抽筋”症状,这种抽筋的情况一般是因为患者肌张力过高所导致的。肌肉见相互牵拉,相互排斥都是因为肌张力的存在而完成的,当患者的肌张力降低或者没有肌张力,肌肉将会失去力量。孩子就会出现软瘫,肢体肌肉力量丧失,而肌张力过高就会导致肌肉发生痉挛,从而影响正常的肢体运动,我们会看到患者走路肢体僵硬。
痉挛型脑瘫患者通常有这几个特点:
1.患者走路的时候会表现特别高的肌张力,例如看到患者常常走路脚后跟不着地。就是因为肌张力过高,从而导致患者跟腱出现挛缩,所以表现出上边所见脑瘫症状。
2.痉挛型脑瘫患者发生肢体瘫痪的概率会增加,单侧肢体瘫痪,双侧摊,上肢瘫都有可能出现。其中当上肢瘫发生的时候,会见到患者双手指关节僵硬呈现“爪”型,不会握拳,抓握东西很困难。
3.运动自我控制能力差,严重者双手不会抓东西,双脚不会行走,有的甚至不会翻身、坐起,不会站立,不会正常的咀嚼和吞咽。不能下蹲,撒尿把不开双腿这些都是因为肌张力增高所导致的。
蔡素芳主任还说道,目前这种类型的脑瘫治疗主要是康复训练为主,另外根据患者不同身体情况进行合适的手术方式介入。小儿脑瘫治疗必须要采用多学科的治疗方式才能使患者达到生活自理。
医生介绍:
蔡素芳——成都西南脑科医院神经内科主任
从事神经内科临床诊疗工作30余年,多次于北京天坛医院、清华大学医学院学习工作,在北京医院深造多年,对儿童脑瘫、精神发育迟滞等领域有较高造诣,多次应邀参加神经内科学术交流。
擅长:小儿脑瘫、脑炎后遗症、遗传代谢性疾病及神经科疑难病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