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开始走路了。家长可以说是相当的开心的,可是宝宝为什么总是站立时脚尖着地呢?这种情况不只是学步期的宝宝会出现,有时候更大一些的宝宝也会这样。这是宝宝的正常情况么?还是需要家长干涉?这不是一两句话能说清楚的,所以今天用一篇文章的篇幅来详细说。
宝宝在开始准备学走路的时候,很多是先开始尝试用脚尖踩地的。宝宝还没有能全脚掌着地站立,过段时间,绝大部分宝宝踮脚的现象会正常消失,但也有一些人会一直保持这样走路,直到成年之后。这可能和宝宝的大脑发育情况有关,所以如果宝宝长期主要用踮着脚尖走路,或者有其他运动方面的困难,建议还是跟专科医院医生沟通,进行检查,确认是否需要干涉。
脚尖着地,当心宝宝是痉挛型脑瘫!
尖足、足跟不着地的主要原因是脑瘫患儿小腿三头肌张力增高、跟腱挛缩和异常模式。尖足,脚跟不着地这样的孩子就极有可能是痉挛型脑瘫患儿。对痉挛型脑瘫患儿来说,踮脚尖及交步态是其较典型的症状,严重影响了患儿的日常生活,必须及时采了合理的措施进行干预治疗。
早日治疗,警防后患
只要早发现并进行早期干预,大部分宝宝是可以恢复正常的。但是如果宝宝出现这种行为,而家长没能及时纠正,那么长时间的踮脚尖走路就会导致宝宝的脚底受力不均匀,压力集中在脚尖,其小腿肌肉长期处于紧张状态,从而恶性循环,养成踮脚尖走路的坏习惯,严重者不仅影响站立坐姿,还可能导致关节畸形,出现剪刀步态,或者轻度的X型腿。
【医生介绍】
刘可新——成都西南脑科医院骨科主任
,是我国矫形外科医生,2008年1月,被成都市卫生局、成都市残疾人联合会等单位评选为“成都市十大爱心医生”。现任中国残疾人康复学会肢体专业委员会委员、先进中医药联合会骨关节疾病专业委员会常委、中国矫形外科杂志理事会常务理事、中国研究性医院学会康复专业委员会委员。
擅长:擅长运用Ilizarov外固定技术治疗小儿脑瘫、小儿麻痹症引起的马蹄内翻足、足外翻等肢体运动功能障碍,以及O型腿、X型腿、肢体不等长、骨不连接、髋关节脱位等肢体矫形外科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