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肌张力这个词,相信大多数家长都不陌生,因为带宝宝体检时经常能听到医生说:“你家孩子肌张力比较高”或者“这孩子肌张力有点低”。那么肌张力到底说的是什么?过高或过低真如网上所说是“脑子有问题”吗?
什么是肌张力?
肌张力并不是宝宝有没有力量的代名词,它指的是肌细胞相互牵引产生的力量,肌肉静止松弛状态下的紧张度。
肌张力是维持身体各种姿势以及正常运动的基础,并表现为多种形式。正常情况下,我们每个人的肌张力不高不低,恰到好处,这可以使我们的身体在放松时,肌肉不紧张僵硬,但也不会给人“软塌塌”的感觉。
不过因为一些原因,有的人特别是小宝宝,可能会出现“肌张力过高”或者“肌张力过低”的情况,要么肌肉十分紧绷,要么肌肉特别松驰。
还有一些宝宝更加“与众不同”,身体会同时出现两种异常情况,有部分肌肉是“肌张力高”,有部分肌肉却“肌张力低”,很容易让家长蒙圈,到底是什么原因呢?
病理性原因
导致宝宝肌张力的病理因素有很多,脑瘫、脊髓损伤等是常见的幕后真凶。如果发现宝宝肌张力明显增高,稍微用力去改变他们原有状态时,宝宝会因为疼痛而大哭,家长较好请专业医生来帮忙诊断。
宝宝肌张力高怎么办?
无论是个体发育差异还是疾病因素所导致的肌张力异常,核心治疗原则是:早发现早治疗。越早干预对宝宝的影响越小。
肌张力高能治吗?怎么治?
由于小孩在发育阶段大脑身体变化非常大,所以不能盲目选择治疗方法。需要及时去医院进行专业确诊后,根据孩子自身情况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常见治疗方案有哪些?
1.作业治疗:
作业治疗主要包括手的精细功能训练、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训练、支具和辅助具的制作及生活环境设施的简单改造等等。
2.手术治疗:
当肌肉严重挛缩和关节畸形时,可选择矫形手术治疗小儿脑瘫,且应尽量在一次手术中完成需要矫形的部位,以便术后更好地改善功能。
4.物理治疗:
通过增加关节活动度,调整肌张力,提高运动控制能力、协调能力、力量和耐力等来改善运动功能,增强生活自理能力。常用的技术包括:体位性治疗、软组织牵伸、调整肌张力技术、肌力和耐力训练、平衡和协调控制等。